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五年间,从北京到成都——碎碎念北京、成都之间的的铁路交通变迁

(2014-12-28 19:21:52)
标签:

t7/8

北京成都火车

g307/8

京蓉动车

渝利铁路

分类: 心路点滴

按: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飞,事实上这些年也飞了十来次,但是除了最早班飞机,基本上都晚点,最严重一次是本来该晚上8点到成都的直接晚到了第二天早上7点,我是一个非常讨厌非自主修改计划的人,我可以接受预定的24小时火车里程,但是我不能接受2小时的延误,我的时间,必须我自己来把握,这些年累积铁路里程大概也有30多w公里了吧,严重晚点和延误也就遇到过两次。

早上看到新闻,帝都-成都之间传闻已久的高铁G车终于正式开始放票了,2015年1月1日/2日开始,G307/8,全程运行14小时24分(8:35~23:00)/14小时42分(7:00~21.42),二等座864元,共停站21个,属于典型的站站乐。在我看来,这个车完全无性价比可言,也不比武汉中转强(参考《记2014年夏天某次帝都-成都一日达》),可能唯一的优势是使用的车底是CRH380,舒适度更高吧,开这个车的目的就是为了堵群众对成都-帝都没有G/D车的嘴,顺便在春运的时候开启抢钱模式。


从99年开始就往返于帝都和成都之间,当时最快的T7/8还需要32个小时,我记得帝都是晚上11点过发车,第三天早上7点左右到成都,而成都是上午发车,第二天下午到达帝都,硬座票价230左右,硬卧票价430左右;那时候的1363/4还是非空绿皮,40个小时左右,硬卧只要200出头;至于从攀枝花到成都K117/8则是因为时间长、票额少且车上秩序较乱,乘坐的最少。此外当时还经常取道重庆往返帝都,T9/10和1389/90无论运行时间和发到时间都比T7/8有优势。

读书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买硬座,春运和暑运时刻的车上乱象自然不待言表,记忆最深的一次往返是2000年夏天忽发奇想上午从内江坐老成渝铁路的绿皮火车去重庆中转晚上发车的1390,没想到达州爆发洪水冲断了铁路,于是1390走老成渝铁路绕道成都,然后从宝成到西安转回襄樊正线运行,于是那次我就坐了8+52小时的硬座,一路上基本上没吃没喝,把在重庆街头买的一本已经忘记名字的600来页的武侠小说翻来覆去的看了3、4遍——那时候别说电脑、平板等掌上设备,就连手机都没,于是纸质小说成了途中唯一的消遣方式。

03年开始读研之后慢慢的开始买卧铺,都说火车票难买,但是不知道为啥那时候总是能买到卧铺,当然,基本上都是找了黄牛的,大概加了几十到两百不等,最贵的一次似乎加了200,是在八通线土桥取的票,那人开个小面包车来送票,还有一次是在五道口,一个韩国棒子手上抓了一大把票,加50给了我一张T7下铺……说起来,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去通宵排队买过票,春运时间连去窗口都少,也许也是因为我是个不喜欢排队的人吧。说起来,还得感谢这些靠谱的黄牛,我一直不反对黄牛倒票行为的,只是觉得应该更加规范这种行为,比如说让铁道部/铁路总公司来当这个黄牛,“在资源匮乏的时候竞价是唯一公平的调配方案”这句话是薛兆丰在《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说的,我虽然对这个人不甚了了,但是我赞同他这个观点,只有什么抽签、搏票什么的和运气相关的做法,我一贯是反对并且深刻痛恶的——人要获得别人没有的东西必须付出代价。

后来提了几次速,T7/8的运行时间慢慢缩短到了30、28以及26个小时,但是从来没有突破24小时大关,而1363/4则终于在某次消灭绿皮车的活动中被换成了空调车底,再之后就忽然被加上了K,同时被加K的还有1389/90。

从06年就开始加入了一些铁路迷的圈子,认识了很多朋友,对铁路开始喜欢并且更加了解,从此之后就基本完全不用找黄牛了,并且深刻的认识到即使是在春运期间票其实也并不难买,只是很多人不懂技巧或者不接受技巧罢了。

2011年,京蓉动车开通,编号为D317/8,走京广到郑州,然后郑西、安康、南充到成都,运行时间15个半小时左右,帝都下午5点左右发车,早上9点左右到达成都;成都下午4点左右发车,早上7点半到达帝都,软卧下铺1045,二等座450左右,截止到目前(2014年)为止,这是帝都-成都往返的最佳车次。在非高峰期,这个车的的大部分软卧车厢会按照软卧代座售票,也就是说收走被褥后一个包间6个人,票价450左右,列车员要求不能关门,但是实际上到了晚上大家分分6个人能睡的很舒服,这也是迄今为止性价比最高的车次。


跨越下台之后发生了7.23,SB盛高阻(盛光祖)在对京沪高铁等线路降速的同时取消了D317/8,同时取消的还有京渝、沪蓉、沪渝动车,据说理由是车底不够,取而代之的是K817/8,这也开了大陆地区最少是本世纪以来在没有高级别车取代低级别车直接取消最高级别车的先例。此外由于在开通京蓉动车的同时T7/8被改成走石太(石家庄-太原),所以时间不减反增的延长到了28个小时左右(现在图定依然为26/28)K817/8的部分线路和之前的京蓉动车相同,由于线路关系,运行时间反而理论上的标杆车T7/8要短,,加上这车的发到时间比T7/8要好,所以成都-帝都往返的人群选择这个车反而更多,这大概也是为数不多的两地之间长途K车比T车运行时间短恶奇葩案例吧,而车组成员大部分都是之的京蓉动车成员,加上车底也很新,于是我也很坐了几次这个车(还有重庆始发的K819/820)。

再后来京广高铁通车,北京-西安只需要5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宜万铁路通车,成都-上海之间开通西南地区的第一列Z车,于是我基本上就抛弃了T7/8和K817/8,大多数时候都选择G车去西安或者武汉甚至南京中转,当时从帝都到成都最快方法是下午5点的G车从帝都出发到达汉口,换乘22:50左右到达汉口的Z122,第二天中午11点30左右到达成都,不过Z122大部分时候都只能买到汉口-成都区间的软卧;如果走西安则是换乘K165这样的车,比走武汉总时间要长3个小时左右,但是可以买到硬卧,且可以选择的车次更多。从成都-帝都则也可以选择西安/华山或者武汉中转,当时最快方法是K818到华山或者Z124到武汉换高铁,基本上都能实现头天下午5点过成都出发,第二天中午到达帝都,缺点是无论到华山还是武汉的这两个车的区间票都不好买,所以比较能接受的方法是到西安换高铁,通常来说只需要提前一天就能买到票,不过2013年的国庆假期第二天(8号)的西安-北京所有高铁提前一周都木有了……而最新的调图之后K818已经不走华山了。

再后来就有了渝利铁路,西安-宝鸡的客专也通车了,又增加了两个可供中转地点:宝鸡和宜昌。我第一次走渝利铁路就是中午的G555到宜昌东,然后换晚上的K1095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到的成都, 不过这个车应该已经取消了。此外我还坐过T22到宝鸡换动车到西安再换高铁和直接宝鸡换高铁。2014年元旦后T57/8开通(现在为Z49/50),成都-帝都之间终于跑进了24小时,车底也是成都局少有的25T(硬卧半封闭式车底),于是不想折腾/想省钱的时候就会选择它,一个白天的时间。

2014年夏天,渝利铁路信号系统升级以及灾害改造完成,沪汉蓉客专打通,成都开通了往南部诸多地区(福州、南京、上海、杭州)的动车,9个小时左右能从成都到武汉,7个小时左右能从成都-宜昌,于是就更加方便中转了,也让成都-帝都之间再次跑进15个小时成为了现实,于是就有了G307/8。

其实我对G307/308是非常不满意的,价格本身不是问题,要占用一个白天的时间才是最大的问题,整体来说快好最快捷的成都-帝都的方法还是Z124(这个车目前改为成都-广州区间了)到武汉换G车,可以实现头天下午出发第二天中午到达,而返程要想实现过夜后中午到达则只能寄希望于买到武汉-成都的Z49/Z95票或者西安换K165了。

十五年一晃而过,现在最希望的还是能重开京蓉、沪蓉夜间动卧,之前不开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夜间要开天窗,而动车不跑既有线(非客专),但是现在京广等线路已经开了夜间动卧,让人看到了一线曙光。

回头写一篇来总结下目前成都-帝都之间的铁路交通方式吧。

注:此外刚刚发现从1月24开始成都、帝都之间新开了Z95/Z96,运行时间24小时,走南充-襄阳-武汉-郑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