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本地震,央视上经常有NHK的电视画面,其中的汉字,大概能看个明白。我就让老婆“翻译”是什么意思,大多数意思差不多,但也有一些啼笑皆非的地方。由此我想到了当年学习日语时,我写的一篇“戏说日语”。不过已经找不到原文了,凭印象简录如下。属于“野史”,不可当真,博大家一笑而已。
当年,我大唐发达,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其中就有一个专门学习语言的小和尚,由于还不怎么会中文,由此引发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日语中“手纸”是家书的意思,为什么用“手纸”作为家书呢?这来自于一次小和尚闹肚子。
一天,正在坐禅的日本小和尚,突然内急,跑到茅房,一涌而出。爽快之际,发现未带手纸。尴尬之际,一和尚如厕,见日本小和尚遇难,身上一摸,刚好有家书带在身上。于是掏出家书,给小和尚用:“给,手纸”。好学的日本小和尚,万分感激,虽然尴尬,但也没有忘记学习。“啊,原来家书叫‘手纸’”。记录在案,以后日语中的家书就是“手纸”了。
一天早上,正在打扫院子的日本小和尚,来了一对母女,小孩子非常可爱,见到小和尚正在打扫院子,就欢快的跑了过来。不小心摔了一跤,磕破了膝盖。小女孩大哭,她母亲急忙跑过来安慰她,并自责道:“怪我,怪我”。日本小和尚见状,暗暗记了下来:“原来受伤了是‘怪我’”,从此,日语中的受伤就是“怪我”,特指磕破等小伤,大伤不是“怪我”,另有专门的词汇。也是这一天,小和尚听到小孩母亲叫小女孩“姑娘”,由于在外边,没有听的太清楚,“姑”字没有听清,只听到了一个“娘”字。小和尚以为“娘”就是女儿的意思,所以在日语中用“娘”这个汉字表示女儿。
这几天在NHK的电视画面上,经常听到官员说“大一胶布”这个词,写出汉字来就是“大丈夫”,是“不要紧,没问题,没有关系”的意思。“大丈夫”跟“不要紧”有什么关系呢?这来自于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一天,寺庙里来了一个小男孩,玩耍中不小心摔倒了,大哭。他母亲一边给他打扫干净衣服上的浮土,一边说:“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因为小男孩摔得并不严重,之所以大哭完全是惊吓所致,所以小和尚就以为“大丈夫”是“不要紧,没有关系”的意思。
“丈夫”两个字在日语中则是“结实”的意思,跟“大丈夫”没有任何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年,男耕女织,繁重的劳动,男子的衣服等很容易破旧,所以女人在给自己的丈夫做衣物时,都选用比较结实的布匹等,而自己则随意一些。日本小和尚很爱学习,见到什么都要问问。女人们给他的回答都是说,这些是给丈夫的,所以用好料。他就误以为“丈夫”是结实的意思了。
最有意思的是“油断”这个词,日语是“粗心大意”的意思。这个故事比较复杂,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吧。一个小和尚,师傅让他看守油灯,如果看到油少了,就要及时的加上一点,让油灯永远亮着,千万不能断油而熄灭了油灯。小和尚年小贪玩,一次玩耍中就忘记了添加油,以至于断油,有灯熄灭了。师傅见状,大骂小和尚贪玩,粗心大意,不专心做事。日本小和尚听到后,就知道了“断油”是件粗心大意的事。由于日语中宾语在前,谓语在后,所以改用“油断”表示。
还有很多,就先写这么多吧。再次说明,都是野史,仅供一笑。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