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事到部长的艰难转变
(2011-08-25 18:22:09)分类: 素质提升 |
从干事到部长或许被看做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转变了,可真正经历了才发现,假若是从一个普通的干事去转变其实是艰难的。看到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位部长写下的转变过程,甚有收获,摘录部分与大家共享:
一、身份转变的不适应
从干事到部长,一个称呼的改变看似简单,可所需要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待人接物,去完成工作,这也是我一直徘徊的。常常会听到大家说一个部长应该如何如何去做,可真的应用到自己身上时又有些水土不服。比如说如何带领部门成员一起去完成工作,自己应该把什么工作交给成员,什么工作是应该自己完成的。太多疑问值得思考。
在摸索中发现,所有问题的答案还是应由自己来回答。首先是定位,这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部门的定位,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和两个副部共同对我们的部门进行定位,明确我们部门建设与部门发展的目标。随后依托这些内容,再根据我的性格,为自己定位。考虑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后,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活跃于他们之中,在生活学习上尽可能帮助他们,应该是没有距离感的。而在活动开展中我还是应该有些魄力,毕竟志愿活动开展要考虑很多因素活动的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在这一基础上,我渐渐明确了我要给成员们什么,我组织活动的风格,我便能自如的去处理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大一仅是一个干事,参与的工作很少,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锻炼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自己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特别是举办的活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总是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低谷,我发现每次活动出现问题时我总是否定自己之前的所有努力,完全否定自己,当人缺乏满足感时常常容易选择逃避,从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也会不足。有了如此认识后,我渐渐用更为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错误,看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选择面对它解决它。容许犯错,不容许一错再错。
关于自己的能力问题,想想自己比起大一新生还是有一年的经验,这也是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自己的经验落实到实践中。此外,加强学习还是关键所在,既然认为自己大一积累不足,那就珍惜此刻自己比别人更好的机会,在每一次经历中都多加思考,加快自己成长的脚步。
三、完善部门工作的困难
我是在一次教训中深刻体会到这个问题的。我们的一个常规活动需要联系校外机构共同举办,这个常规活动是定期举行的,尤其活动开展的程序,一直是由一个小组负责的,换届后这个小组的成员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这也是我较为放心的一个项目,因而没有过多去关注。可活动开展当天校外机构没有到达,致使活动推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后果。虽然这个活动的推迟很大原因在于校外机构的工作疏忽,但是我们也是有一定的责任。这个活动的联系工作是在活动前两周,而活动临近时没有再次进行确认。在这个问题暴露后,我集中了这个小组的成员,重新梳理了这个活动的每一个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挖掘其潜在的问题。
此外,我也深刻意识到作为新一届的主要学生干部,我们应更为主动的去了解每一个项目,从前我只是个干事,对部门工作了解是表层的不全面的。而现在自己可能做的更多是统筹的工作,但首先自己要去了解,才能引导与带动成员去了解去思考去工作,从而不断挖掘工作中的不足,去带领部门发展。
从干事到部长的转变过程,通过以上的文字,其实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大局意识,二是细节意识,三是责任意识。具备了这些,你就可以迅速完成这种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