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之一:生为一决雌雄 BORN TO WIN

(2012-11-06 12:31:25)
标签:

golf

高尔夫

高球

赛事训练

训练指引

分类: 实践:教学•训练•总结

连载之一:生为一决雌雄 <wbr>BORN <wbr>TO <wbr>WIN


(阳光少年计划队员:@中国驰坤 、张华创在天安假日训练中)  

现时没人会否认高球是一项竞技运动,而且是一项融合了智力、体力,生理、心理;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复杂运动。如此综合的运动中赛事是对球员综合能力的集中考验,但奇怪的是鄙人经年的接触发现居然没人专门教授此项内容;造成球手(包括很多职业选手)缺乏良好的赛事习惯,青少年球手在这方面的缺失尤其可怕。

说其可怕在于影响赛事的诸多方面一旦养成习惯很难改变,而赛事习惯对赛事结果的左右是众所周知的。就像所有高球爱好者对技术动作言必称动作记忆一样,赛事的诸多因素也会形成记忆,而且它对比赛中的每次击球都会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赛事训练缺乏的问题好像没太多人关注或深究过;没人研究也就没人提议,也不会有人行动,所以几乎所有人成绩不好了都归结于动作或外界的一些因素。现时各类媒体、各色人等、高低教头等方方面面大量的都在谈标准姿势、挥杆平面、动作记忆,而在这些只是高球赛事中的一小部分,仅仅是比赛所必须的基础能力之一。

说其可怕更在于此问题的发展好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看官认可上述看法;而且没有人否认高球是以成绩说话的竞技运动,且比赛成绩于职业是饭碗、赌徒是以千万计的银子;对青少年很快就意味着特长生、加分、择校等等;那为什么市面上没人专责赛事训练呢?

为了探究这个原因鄙人近期遇到圈内人必请教一番。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赛事教学确实很重要,应该有专门的课程。至于现状的原因得出的答案归纳如下:1、没人能教,因为现在的教练大部分是爱好者考中高协的教练证从教的,本身比赛也没参加几场,更没有带过队,都没见过如何教呢。2、没人会教,因为赛事过程涉及的面太多,生理、心理、技术、战术等等,太过复杂需要太综合的知识和能力;在教练队伍普遍学习能力偏弱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领命。3、利益驱动,如果在练习场坐等能收到每小时400-1200元(中高级)的情况下,有谁会花数倍的时间赚取同样或更少的收入呢?

除上述普遍看法外还有人认为赛事技能或习惯是打出来的、打多了自然会有、不用教;外国也没听说有专门教赛事的;赛事那点事儿太容易,没啥教的;不一而足、、、、、、

与此同时大家对高球赛事中的一些观念也有普遍认同:

1、高球赛事结果是太多综合因素的产物。实力强、成绩好的选手往往是那些哪方面都不弱、很稳定、很全面的球员;从另一个角度说不能出现“短板效应”。见过很多练习场、下场高手,一轮到比赛马上全走样,个中原因想必就是某一方面太差拖了整体的后腿;而这个问题是练习场或下场训练时无法发现或教练的。比如心理是大家谈的最多的,其实赛事专注度的影响绝不亚于心理的影响,还有其它许多;太多比赛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没办法通过练习场练就的。

2、对于比赛的理解或称观念对赛事结果影响深远。听到一些教练比赛前给球手分析同组球员头头是道,还振振有词的“鼓励”球员“我相信你一定能战胜对手”。这好像与高球的内在规律大相径庭。我很怀疑球员击球的瞬间有对手的影像会是什么结果。这可不是麻将需要既盯死上家还要关注下家。还有对杆数的留意、能量的补充等等;观念的南辕一定带来实践的北辙。

3、赛事如同挥杆,一样有记忆问题,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举个例子,很多人球不遂愿就通过表情、语言、动作表示一下惋惜、不解、甚至愤怒;但谁都知道高球的每一击完全想哪儿打哪儿的少之又少,那么全场70-100次您不断给自己负面的心理暗示,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而这一切靠自我意识很难,养成正确的习惯是根本,这个习惯难道不需要像“动作记忆”般通过反复训练养成吗?

 

有鉴于此鄙人于近期斗胆集中精力介入高球赛事训练的研究和实践中,以期“舍身取义”。心得会在博客、微博中反映,以连载的形式,如下是本人对赛事观念上的一些理解:

鄙人认为高球比赛是选手与球场、与自己的比拼,赛事的其它选手都是伙伴而非对手。

高球是技心能运动,在身体的基础上比的更多的是心理、智力、聪明等心智综合能力。

高球是强调控制、内敛的运动,一切须遵循其内在的规律。

 

如客官认同上述理念就一定会从连载的赛事拙文中有所共鸣。

 

 

 

高球赛事训练指引  

 

第一部分    赛事攻略→把握控制

一、赛事规律(集中体现、战胜球场、战胜自己、控制、技心能)

二、知己(技能、身体、心理、现状、极限)

三、知彼(场地、障碍、气象、气候、环境利弊)

四、了解武库(器材、装备、用具)

五、攻略制定(保守、进攻、关键点控制、自身能力发挥)

 

第二部分    身心准备→战胜自己

一、身体准备(力量、协调、稳定、爆发)

二、稳定的心理(人格、认知、情意、人际关系)

三、赛事能量平衡(饮食+代谢)

四、综合能力(意志力、判断力、观察力、综合素质)

 

第三部分    破解场地→战胜球场

一、球场特征(核心特点、坦途与杀机)

二、关键因素(距离、坡度、界柱等)

三、障碍破解(沙、水、草、树等)

四、环境适应(风、雨、寒、热等)

 

第四部分    流程控制→赛事记忆

   一、赛事流程(习惯专注)

二、当地规则与规则(赛事边际)

三、数码本(赛事基础信息)

四、测问(赛事旁证情报)

五、选杆(武器的选择)

六、击球准备(清晰的图像)

七、行走(多快好省)

八、果岭放球(点+滚动)

九、推击(力一线二)

 

第五部分    有备无患→坚船利炮

     一、球具与器材(杆、球、tee等)

二、服装与装备(衣、鞋、帽、手套等)

三、专业用具(布、伞、测距仪等)

 

 

 参考资料:精选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929508151_0_1.html (随时更新)  

                      赛事训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01f537010127ta.html      (知行合一)

                      训练跟踪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929508151_4_1.html(赛训合一)

                      赛事信息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929508151_5_1.html(实践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