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11.11.六一儿童节到底是谁在过?

(2011-11-12 10:23:56)
标签:

光棍节

性饥渴

六一儿童节

阿拉伯数字

生活成本

教育

     我一直疑惑于,谁在过“光棍节”?这么难听的名字,这么“凄惨”可笑的生活状态。说别人是“剩男剩女”的可真讨厌,但自豪和自哀没人陪没人疼,难道就好玩或光荣吗?

 

     每年总有些时候拿出来让你讨论单身问题,从情人节到五一、十一等结婚密集假日,甚至回家过年都让人心生畏惧,那是逼婚的高峰时期啊。所以,从1月1日,到11月1日,到11月11日,连形单影只的阿拉伯数字都让人拿出来说事,就有了光棍节,一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节日。

 

     我相信起源是几个性饥渴的家伙戏谑出来的节日,但背后隐藏的诉求是什么的?难道还是饥渴和生活不便吗?这简直是在讽刺大众的趣味,虽然大众趣味一向不算高。我看大家狂欢的劲头比情人节的“情侣去死团”还要高涨,毕竟,low咔也要有春天嘛。这本来不是一个值得拿出来讨论的话题,但我们还是将之摊在桌面上讨论,是因为,总有一些意义胜过看似不高级的事件本身、胜过常规道德、胜过日常原则。

 

     虽然这世道“小三”横行,但我想也没有人愿意回到动辄“浸猪笼”的年代;虽然单身未必是很圆满的生活状态,但总好于到了岁数就必须抬上花轿推出家门的盲婚哑嫁。虽然这世道众说纷纭,但总强过只有一种声音。我们有时要忍受很多不便,只是为了给自己多一种人生的可能——毕竟,有选择,胜过没选择。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源,我一直记得罗素这句话。

 

    喊着过光棍节的这些家伙,未必趣味有多高雅,但你反着想,就还有点高兴的。因为你不用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必须结婚,两个人一起凑钱买房子还贷款;你就算没男人养,也饿不死,还能做点自己爱做的事,成就点什么事业;就算没有女人照顾你,你家里也没有变成猪圈,一个小时工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就算情感没有归宿,有时有点孤单,但这样精彩纷呈的世界,你可以将精力放到更多地方,无论是为了玩,还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情感状态都被接受了,隐婚、伪单身、一夜情,都不再是绝对禁忌词汇,也不需跟道德严密挂钩。虽然社会新闻版还是会出现许多狗血故事,但真的,依然胜于人人都是道德小标兵。

 

    所以,不要总是抱怨,时代总是在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越发开放的社会,留了很多口子,多了许多选择,也充满了太多可能。你以为那些光棍们在抱怨,其实他们已经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是以性饥渴的名义,但依然是一种自由主张。

 

关于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他可以不接受什么,他可以大声要求什么。谁都没有评判的权利。今天爱单身,明天想结婚,全部up to you。这是最低端版的政治诉求了简直。所以,我勉为其难陪大家过节吧。祝你们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