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情当中的心理账户

(2013-05-20 18:07:07)
标签:

恋爱

心理账户

情感

分类: 恋爱

 


处 于恋爱当中的两个人,最担心的就是对方心里面到底有没有自己,到底把自己看得有多重要?不过,人心隔肚皮,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掌握恋人内心当中的想法和感 受。于是,被恋爱当中不安全感所侵袭的我们,会紧紧盯着恋人的一举一动,试图从对方的行为表现当中去分析和判断他内心的活动。更有甚者,会自己采取一些夸 张的办法行为来考验恋人,通过恋人的反应来印证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 些时候,我们看到恋人在和我们不喜欢的人接触,或者在做着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我们或许回去要求恋人停止这样的一种行为。有些时候,恋人会听从我们的意见。 不过也有的时候,我们提出的要求没有被恋人接受。这种情况下面,很多人都会从内心里面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他怎么把别的事情(或人)看得比我还重要呢?

在 我们产生这种想法的心理过程中,我们仿佛就是把自己的意见和恋人的行为摆放到了一个天平上面,由于恋人没有听从我们的意见,继续那种我们不喜欢的行为,于 是我们就认为恋人把那种事物(或人)看得比我们还要重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怎么会倾向于另一边呢?乍看之下,这种推理似乎无懈可击,但事实情况真 的是如此吗?

在 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要面临选择的情况,我们如何选择就表现出了我们内心的倾向性,到底什么在我们看来是更好的、更重要的。但是,这样的一种比较的前提就在 于这两种东西具有可比性,用心理学来叙述,那就是处于同样一个心理账户里面。而处于不同心理账户里的东西,即便看起来是等价的,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会完全不 同。

比如说,我们早上去买个早点,平常的价格是5元,如果有个店卖15元,那么我们一定认为这家是黑店。但是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iphone手机,3990元和4000元,对我们来说感觉差别不大。这是由于钱的基数不同,造成两件事情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日常消费和大额消费),因此即使是相同的10元 钱,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得到一笔钱,那么我们想的通常都是与这笔钱相对应的一些消费,而不会去费心思考虑把钱分成很多部分分别去消费。如果 我们每年给在老家的父母寄一笔钱,通常的结果都是父母会把钱存进银行里面,因为数目较高的话,父母找不到相对应自己可以消费的项目,但是如果把寄给父母的 钱变成每个月一次,数额是十二分之一的话,父母的消费欲望就会增加很多。

回 到感情的问题上来,即使是可以量化的金钱,在等同的情况下人的心理都可以有不同的反应。那么在难以量化的人际关系当中,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对于我们的 恋人来说,在我们提出自己要求的时候,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面,其实两件事情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也就是分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在他们的心理,做这件事情和 让我们高兴,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除非我们在同一个事情上面反复、多次地强调,在恋人的心里才会把它们划归为同一个心理账户,认为是一件需要做出抉择的事 情。

因此,若是你的恋人没有按照你的意见去改变他的行为,你可不要仅仅因为一两次的行为就做出他不在乎你的结论哦!要想让恋人更在意你的看法,就要心平气和在尊重对方原有行为的基础上,再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注。


如何提高情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