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人惯用的分手理由

(2012-11-08 12:51:15)
标签:

失恋

分手

分手理由

如何提高情商

杂谈

分类: 失恋

导读: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这本书上写到:女人一旦决定分手,她就会十分明确地告诉男方,并且会一五一十地说明分手理由。相形之下,男人通常则是采取暧昧态度,他们几乎不使用诸如“我讨厌你了”之类直截了当的语言。其原因是:男人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能对女人说过分的话”,“应该保护女人”,等等;加之,男人本来就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他们倾向于采取不明朗的态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男人欲分手惯用的分手理由

http://s14/mw690/72ffef77gcdf49774205d&690


分手理由之一:我们已经彻底完了,或许一开始是个错误,我们不能再让错误继续延续下去,所以必须就此打住。

小编说:《非诚勿扰2》里面葛优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误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我愿意跟你将错就错。真的想要跟一个人在一起,很多时候就是将错就错,说什么我很爱你,只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那不过是不想为你们的爱情承担责任的一个借口罢了。真爱没那么多理由,就是在一起。

 

分手理由之二:其实你很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小编说:这个理由够虚伪,先给对方扣一个高帽子,完了来一句,我不适合你。如果她真的那么好,你舍得给别人吗?以此理由分手,纵使MM们想挽回都无从做起。

 

分手理由之三:你还喜欢我吗?能告诉我喜欢我什么吗?怎么说不出来?是不是不喜欢我了?那么就分手吧?

小编说:用此分手理由来终结爱情的哥们一定是学哲学的,先设定一个假命题,你不喜欢我,所以你说不出喜欢我哪里;然后用一个反证证明这个假命题是正确的,你若能说出来喜欢我哪里,那你不是真的喜欢我。结果MM们欲哭无泪,欲辨无门。

 

分手理由之四:我的父母不同意

小编说:这个分手理由表面给人一种万般无奈的感觉,实则不过是在装无辜。热恋时,甜言蜜语,什么都阻挡不了他们的爱情,一旦男人意识到家庭的压力后,信心就产生了动摇,这时男人会权衡坚持在一起和放弃之间的利弊关系。如果父母反对过于强烈,爱情也不是多么的坚不可摧,那么男人通常会倾向分手。不明就理的MM还想要和他一起努力,殊不知,他都已经放弃了,你还和谁一起努力?到头来不过也是努力个空。

 

分手理由之五: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已经没有资格再爱你了

小编说:男人曾对女人承诺:“今生我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但是承诺是最靠不住的东西。男人的热情一旦冷却下来,便再也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新欢也应运而生。于是,另一段热恋开始,与前个女人的爱情保质期也到了尽头。他干脆坦白了自己的过错,为的就是得到女人的同情与宽容。女人打算再给男人一次机会,但男人已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以没有资格为由不再接受女人的原谅,无奈之下,女人只好放男人离去,但心底里对男人没有仇恨,只有惋惜。

 

分手理由之六:我们没有未来,我不想担误你!

小编说:未来是两个人一起创造的。男人以此理由提出分手,说白了就是不打算他的未来里有你,或者和你在一起的努力太艰辛,他觉得不值当,所以选择放弃。

 

分手理由之七:我感觉我们还是适合做朋友

小编说:听起来是个不错的理由,“如果我们当不成恋人,我希望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可以谈心”。曾经真的爱过,又怎么可以做朋友呢?真的爱过是不会再做朋友的。因为彼此那么的爱过,只要一触碰曾经的痕迹就会心痛不己。

 

无比荒唐的分手理由

 

1.我姥姥死前有遗嘱,不准我高中找对像! 这是实事!

 

2.我和初恋分的时候她告诉我我对她关心的太周到了,让她感觉自己没用。 我只能说,呵呵。

 

3.我觉得应该是 你喜欢吃香蕉 我喜欢吃苹果 咱俩不合适 分手吧

 

4.亲爱的,不得已要告诉你一个让我伤心欲绝的消息,因为我是如此的爱你,我不愿意欺骗你,我想为了你安全我们还是隔离比较好,我、我、我有爱滋……

 

5.性别不合适''''

 

6.我只是想把你变成我的前任

7.你的皮肤太黑,我父母不会接受的

8.你的名字与我相克,要不你改名要不我们分手

9.我家狗不喜欢你身上的味道

10.跟你在一起,是因为我跟别人打赌

结语:真爱,没有那么多分手理由,真爱就三个字---在一起。爱若去了,不管他以怎样的分手理由来终结你们的爱情,都由它吧。

如何提高情商 每每度大家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