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过度嫉妒伤人伤己 自我调控化为动力

标签:
转载 |
分类: 情绪世界 |
可以借鉴
原文地址:过度嫉妒伤人伤己 自我调控化为动力 作者:每每度情感网站
概要:嫉妒,是人类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会有过嫉妒的念头,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因此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可也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的嫉妒心比较强,所以就会因此而受到困扰。要么是伤害了别人,要么进而伤害了自己。就算是没有实质性的行为,持续的嫉妒心理也会让人的性格变得扭曲。那么,嫉妒心理究竟有没有必要存在?如何调整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虽然人人都可能有过,不过不同的人感觉到的嫉妒感未必相同。而且,每个人的每次嫉妒所包含的复杂情绪也不尽相同,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等,这么多不愉快的心理状态都可能因嫉妒而出现,有的时候出现的比较单纯,有的时候则呈现复合型出现。至于嫉妒的对象,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内容。普遍情况是一切他人的优势或优点能引起嫉妒,但一个容易嫉妒别人的人,看别人有任何比自己强的地方都可能产生嫉妒心。所以说,嫉妒这种心理现象相当复杂,不同的人表现不同,产生后的效果也都不同。假如一个人无法调整自己的嫉妒心,那么也可能因为嫉妒而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比如近日湖南就有某个村子,村民发现几家人的28亩棉田数万株棉花秧苗都出现了枯萎死亡现象,怀疑是别人用农药喷洒所致,村民们于是报了警。后经警方调查,原来是同村村民易某所为。易某自己交代称:他平时就心眼小,看到自己的棉花秧苗不如邻居家的生长得好,于是心里十分嫉妒。易某于是就用农药除草剂给邻居几户人家28亩棉田数万株棉花秧苗都进行了喷洒,造成了那么多秧苗枯萎死亡。这起案件就是嫉妒心造成犯罪的典型案例,易某仅仅是看到自己家的秧苗不如邻居家秧苗长得好就下手把别人家数万株秧苗都弄死,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邻居的经济利益,也让易某自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说易某这还只是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那么北京男子温某的嫉妒心就更厉害了。温某曾经是一名成功人士,因赌博欠债而变得生活潦倒。输光了前后,温某心理非常不平衡。据他自己交代,温某看到邻居家过的比他幸福,于是他就非常嫉妒,一下子冒出了杀人的念头。就在去年五月,温某给自己儿子两个玩伴的家长发信息,邀请两个孩子去他那里聚会。由于三家人走动一直很频繁,所以那两家的家长没有多想就把孩子送到了温某家中。谁料想,温某竟然丧心病狂的杀死了两个幼童。事后据温某自己交代,他和那两家人无冤无仇,就是嫉妒他们过得比自己幸福。
看吧,这就是嫉妒心的危害。仅仅是出于嫉妒,就有人去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有人杀死别人家的小孩。其实,像易某和温某他们,这样做了之后自己就能幸福吗?当然不能,他们无非是用这种手段来发泄胸中的不满,这就是所谓的“损人不利己”。也许在他们看来,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否则就要用自己的嫉妒心去搞破坏。无论是财富还是幸福,反正别人就不能比他强。这就是嫉妒的典型表现,而且是嫉妒心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可以说,两个犯罪分子用心中的嫉妒之火烧伤了别人更烧伤了自己。
2009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流行词“羡慕嫉妒恨”。这个词很传神,恰恰说明了一个人心里嫉妒程度的变化。羡慕是第一层,嫉妒是第二层,恨就是第三层。易某和温某就是把自己心中的嫉妒感上升到了恨的地步,不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在现实中,虽然我们的嫉妒心未必有“恨”这么重,不过羡慕嫉妒还都是可能有的。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聪明才智都可以成为我们嫉妒的对象。其他诸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嫉妒的对象。如果这种嫉妒能控制的话,如果继续强化这种嫉妒的心态,那么肯定会让自己的心态失衡,肯定会导致心态的扭曲。其结果至少是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甚至可能因此而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嫉妒心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这首先就源于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每个人其实生来都有这种意识,都认为自己最重要,因此也就认为自己应该一切都是最好的。因此,一旦自己确实能够成为能力最强、地位最高、最为重要的人时,人就会感到很喜悦很兴奋。泛指,如果自己不如别人,或者是被人评价为不好时,人就会感到沮丧、自卑和焦虑。这时,人就容易出现嫉妒心。其次,每个人有自己独有的优越感,都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地位。这种优越感和优势地位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不可侵犯的领域。假如客观上别人打破了自己优越感或优势地位,那么自己就容易感到恐惧、失望甚至是愤怒,这都是嫉妒心的表现。再者,就是有些人在和别人竞争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地位或落于下风。其实这种竞争本来是大家都从同一起跑线出发的,不存在某人具备固有的优势。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当别人比自己的实力强时,他们就会产生嫉妒心,这种嫉妒是比较的结果。
嫉妒人人都不容易避免,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嫉妒心呢?作为心理咨询师,现实中我通常会建议来访者:首先就要认识到嫉妒的害处,尤其是对于自己心里健康的负面影响。一般说来,嫉妒带来的情绪都是负面的,会直接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长期处于嫉妒状态中,人就会出现很多身心问题。其次,嫉妒会在客观上影响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嫉妒心会因不良表现而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这只会让当事者更加遭到孤立。还有,嫉妒心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进而演变为怨恨的情绪。一旦到了那个地步,人就容易做出极端行为来,那时就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了。
要想克服嫉妒心,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良好心态,要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永远是客观现实,得学会接受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样样都是天下第一。其实某一方面想做到天下第一都不容易,何况是面面俱到呢?另外,在嫉妒别人时,也可以看一看不如自己的人。人通常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往上看的比较会让自己心态失衡,往下看的比较就会让自己感到优势地位从而让心态恢复平衡。或者,当嫉妒一个人某一方面的时候,不妨也看看他不如自己的某些方面,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得到一点安慰感。这样的做法看似有些阿Q精神,其实是调节自我的好方法。
想克服嫉妒心,最好的方法还是升华,即把嫉妒升华为自己赶超的动力向上的动力。这也是嫉妒心的一种好处,它能让人不断地进步。就像是体育比赛,嫉妒心可以促使大家达到“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当人能把嫉妒变成动力时,也是一种互相提高互相进步的过程。甚至,如果发觉自己某一方面永远无法赶超别人,那么也可以促使自己在另一方面变得更强,这也是很好的结果。类似于刚才提到的那个棉农易某,假如他嫉妒别人家的棉花长得比自家的好,那么他完全可以多学习相关种植技术,多付出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秧苗变得更好,到那时岂不是既有实际收获也让自己的心里感到痛快?
多看自己拥有的,多向他人学习,熄灭心中的嫉妒之火,才能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