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女医生服毒自杀 重压之下别冲动

(2012-05-21 12:29:39)
标签:

转载

分类: 职场人生

导语:5月8日下午,河南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28岁的女医生张娟在家中服下了700粒毒性很大的强心药“地高辛”欲自杀。张娟服毒之后虽然及时被家人发现并快速送到医院抢救,但因其服用太多,毒性已经融入血液,至今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张娟的父亲张子富拿出女儿服毒前写好的遗书告诉记者:“女儿是不堪忍受患者家属的侮辱和高额索赔才自寻绝路的。”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5101440275560.jpg重压之下别冲动" />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5101440484152.jpg重压之下别冲动" />
张娟的父亲张子富拿着女儿的遗书老泪纵横


河南女医生服毒自杀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大家都为这名28岁的女医生感到惋惜。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候,这名女医生的自杀让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群白衣天使。大家平时可能总以为他们的工作神圣,收入也很高,似乎手中还掌握着病人的生死,还有不少人认为他们在患者面前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不应该有什么为难的事。但是实际上,医务工作者们也是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他们也会因此而感到痛苦或烦恼。甚至,他们也可能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导致情绪失控。当我们开始呼吁关注医患纠纷中的弱势方患者时,谁来多关心一下那些平凡的医生护士们呢?

这位女医生为什么要服毒自杀呢?原来,5月2日晚9点左右,张娟接到一位患儿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婴儿发热,体温为40摄氏度。经过询问得知,他们的儿子出生不到1个月,曾在该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张娟是主管大夫。按说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张娟本来可以不管,但出于好意,张娟在电话中还是仔细询问了病儿家属孩子的情况,然后还嘱咐了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可是等第二天患儿家属将孩子送到医院后,孩子还是停止了呼吸。由此,家属们认为是张娟没有让患儿及时去医院就诊,耽误了治疗。因此,5月4日上午,患儿家属就到张娟所在的科室大闹,追打并辱骂张娟,并提出索赔15万元。张娟觉得非常委屈,她认为自己没有做错,自己的好心反倒招来了灾祸,于是对自己的前途心灰意冷,这才想到了“用死来证明自己的冤屈”。于是,张娟才服下了700片地高辛自杀。她还给自己的父母留下了一封名为《一个医生的血泪书》的遗书,在遗书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张娟的自杀行为看似是某死者家属逼迫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在她留下的遗书中她这样写道:“考虑到本人一生还要继续从医,因为我热爱这门行业,可想到在我职业生涯中到底要面对多少这样的医闹,实在是心灰意冷,无法从事医疗行业。当一个人的一片真心,却得到病人家属的如此打击与对待,我真是伤心透了。难道只有我死了,才能证明我的冤屈?”由此可见,她自杀一是因为想用这种最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无辜,二也是因为他心灰意冷,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可以说,是张娟的心理压力过大,这才丧失了信心和勇气,于是才一时冲动想到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尤其以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为甚。特别是工作压力,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速运行的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不小,特别是类似于医护工作者这样责任重大的职业尤其如此。他们手中掌握着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所以他们随时都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这种如履薄冰似的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也让他们随时可能面临着重大的打击。当然,面临重大工作压力的也不仅仅是医护工作者们,当社会竞争极其激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自己能拥有一份工作而感到庆幸,因此也不得不时刻让自己绷紧工作这根线。那么,我们如果有了因为工作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面临这种情况时,最需要做的就是两个字:“减压”。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很多人只会给自己的肩头多增加压力,却很难掌握良好的减压方式。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被沉重的工作压力所压垮的。怎么减压才好呢?我认为首先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事实上,你怎么看待工作,这就决定了你的行为会怎么表现。比如,把工作当做最重要的事,这固然好。但是,工作应该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吗?应该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吗?为了工作是否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或幸福?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很多人身上,工作毕竟还不到信仰的地步,说简单点是为了获得收入,说崇高点是为了自我实现。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必要因为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健康、幸福甚至是生命,那就无异于舍本逐末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态上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至于用工作方面的压力来让自己难以忍受。心态好才是最好的减压方法,才能让压力从根本上变小甚至是变没。其次,才是减压的具体方式和手段,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类似于新闻中女医生张娟的情况,我认为还存在着工作中受委屈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在现实中也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很多来访者因为工作中受到了委屈甚至是不白之冤,因此非常痛苦。这里尤以女性居多,她们经常是哭着喊冤的,甚至因此而感到无法继续工作和生活了。张娟就是这样,她因为自觉受到了委屈,所以才在冲动下想到用死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其实,真的需要这样做吗?我看大可不必。假如冤屈都需要用鲜血来洗刷的话,那么洗刷清白了又有什么用?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含恨而终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做法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甚至是无法回头。其实,工作中的委屈还是应该放在工作中解决,应该做到有理讲理。既然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过错,为什么不说清楚呢?很多事情恐怕还没有到说不清楚的地步吧。就算真的说不清楚了,又有多少不白之冤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一时的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永远的遗憾。

女医生张娟的悲剧看似是一个医患关系的悲剧,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悲剧。我认为这反映出这位女医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而且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然,她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按理说不该再评论她什么了。不过,类似她的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她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都能遇到的问题。我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做呢?又该注意些什么?一方面,医生也是人,也会出错也会犯错。就算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了病人的死亡,难道就有必要一命偿一命吗?这样做的结果不是能挽回一条生命,而是损失了两条生命。其实,只要不是故意为之,那么就算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问题,都没有必要因此而有轻生的念头。把一切风险和失败都看做是医生的问题,这也是不公平的,那就是对医生的苛求。另一方面,如果确实存在委屈存在冤枉,那就更没必要轻生了,这无异于糊里糊涂的把自己搭了进去。如果没有这种抗压抗挫的能力,又如何保证自己在掌握别人生死时做到不犹豫不恐慌呢?虽然这些说的都是医护工作者,实际上也适合我们所有人。

希望大家都能合理对待工作压力,都能合理解决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千万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