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是不是同性恋?

标签:
同性恋我究竟是不是杂谈 |
分类: 恋爱 |
导语:
很多人都会有非常亲密和要好的同性朋友。最近,同性恋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听说“人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你有没有感到过一阵阵的恐惧,想想和自己最要好的那个同性朋友,难道我也是同性恋大军中的一员吗?每每度会员小宇,昨天向专业人士张信菲一对一视频咨询了心中的困惑。
/Upload/ArticleImg/images/同性恋啊.jpg
小羽自述整理:
我今年20岁了,曾有一个很要好的男性朋友,两个人很亲密,经常一块聊天,有时还搂搂抱抱。但后来那男孩有了一个女朋友,与我明显疏远了。我感到很心理失落,我曾劝那男孩不要与女孩交往,没有奏效。张老师,我是不是同性恋?我也想交女朋友,但始终不敢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有时做性梦,也时有性冲动。梦中与之亲密的既有男孩,也有女孩。
张信菲的解答:
通过与小羽进一步的交谈,我明白了他为什么总是愿意同男孩交朋友的原因了。他的家里一切都是母亲做主,母亲对他的管教很严,也特别厉害,为了家庭琐事常和他爸爸又哭又闹,他特反感,也特讨厌母亲。打从懂事起,他就有意疏远母亲。后来在初三时,他与一个女孩曾有过较亲密的关系,可后来,那女孩突然断绝了与他的交往,转而与另一个男孩关系较好。他很失望,也很伤心,进而觉得女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使他更愿意与男孩交往了。很显然,小羽的同性倾向是事出有因的,他根本不是同性恋者。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把同性之间的依恋感情以及性行为都叫做同性恋的说法。其实这是把同性恋概念人为地扩大了。性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个案一再证实,青春期是一个性心理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少男少女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性别自我同一性障碍,表现出与自身的性别相背离的性心理或性行为。比如,少男少女进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但是,由于复杂的原因,他们不能通过常态的两性接触和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至于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过两性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间的一些亲密接触,便起到了缓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紧张的替代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性行为与性对象建立了神经联系,于是,性倾向就出现了混乱而指向了同性。这不仅在男孩子中存在,在一些女孩子中也存在。等到他们比较能够和异性自然交往或者能够进行常态的两性性接触的时候,性倾向慢慢地就走向了常态。
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不少青少年男女性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大多完成了性别的自我同一性,告别了性倾向的混乱期,而形成常态的性倾向。因此,在我的心理咨询中,不少为自己的所谓“同性恋”而压力重重的男孩女孩,在领悟了上面道理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的自我调适,都较好地走过了性倾向的混乱期。
相关文章:
惊爆!!!!中南大学命案真相:盘点大学生杀人事件
季羡林遗产失窃案真相何在(姐笑了)
关于河北理工大教室门视频
高晓松醉驾:警惕情绪控制下的无差别犯罪
2012和六星连珠:恐慌的世界
父母逼女儿卖淫事件中母亲自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