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

(2011-05-10 17:42:47)
标签:

怎样把孩子

培养成艺术家

孩子

兴趣

爱好

家长

杂谈

分类: 亲子教育

导语: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各种艺术家,似乎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家长们就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平台,让孩子接触艺术。有钱的家长给孩子买钢琴,雇家教;没钱的家长给孩子买电子琴,自己教……而发展到今天,家长们的这种心态更加变本加厉,孩子不到3岁,就想着给孩子启发艺术细胞了。而一些无良的幼儿园为了推销自己的课程,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向家长推荐孩子上各种爱好、兴趣班。而家长们为了攀比,纷纷都去参加这些课程。这一味地揠苗助长,真的适合孩子吗?如果真的想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家长真正需要注意的又是哪些呢?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Upload/ArticleImg/images/小艺术家.jpg

孩子究竟该为了什么去参加课外班?

  让孩子如此小的年纪就去参加课外兴趣班,主要的原因有四。

  一、希望孩子往艺术的道路上发展,最终成为艺术家。

  这样的心理现在来说比较少了,但是也不乏其人。家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通常是由于孩子从小表现出了一些对艺术的兴趣,家长通常都是欣喜过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具有这方面的天才,就着手加以培养。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对于绘画和音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感兴趣,这是人追求美的天性使然。不妨和别人的孩子多做比较,如果真的发现自己的孩子相对于同龄的孩子,的确是表现出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或是天赋,再加以培养。

二、希望孩子能因为兴趣爱好,在考试中加分或者有个上大学的捷径。

现在艺术类院校已经基本接近饱和,再说等到孩子成长到这个年龄,政策是什么样的还不知道,从去年开始,艺术类特长加分已经削减得很低了,因为急功近利的原因去培养孩子,只能造成孩子的反感心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攀比心理。

 这应该是家长中最普遍的一种心理了。别的孩子要学,所以我的孩子也要学,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下,比别的孩子差。其实这种攀比心理是非常盲目的。不学兴趣班,未必会落下,学了兴趣班,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抗拒心理,这样的话到了学龄以后,对于学习也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排斥感,反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四、孩子意愿

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而上兴趣班,无非是最科学的做法。孩子因为对某个艺术非常感兴趣,即便今后不会朝着艺术之路发展,也是孩子实现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是孩子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对于以后的自主性,以及爱好的发展,都是大为有利的。

结语:

  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是每个家长都愿意看到的。然而现在这么多孩子,都要上艺术课外兴趣班,然而以后真正能成为艺术家的,一定是凤毛麟角。在幼儿园为了推销这些课程盈利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能力分寸,不要被望子成龙的心态冲昏了头脑,给孩子背上不该背负的包袱,而且学习和艺术,都是为了修身养性的事情,让这些美好的东西成为桎梏,岂不是很值得悲痛的事情么。

心理情感

相关文章:
惊爆!!!!中南大学命案真相:盘点大学生杀人事件
关于河北理工大教室门视频
关云娣坠楼身亡:夫妻间的精神虐待?
黄艺博事件再度升级:如果你是黄艺博的父母 

孙辉街头追裸女:究竟要裸成什么样?
“专职诱捕者”会在中国发扬光大吗?
硕士杀妻:杀戮和心理杀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