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性艾滋:新病原来是心病

(2011-04-06 15:11:22)
标签:

阴性艾滋病

阴滋病

恐艾

心理

心理疾病

杂谈

文/赫卓
导语:
有媒体报道称,包括广东在内的6省市发现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广东已成立专家组展开调查。昨天,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透露,“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卫生部今天将就此事发布相关调查结果并辟谣。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ArticleImg/images/%E6%81%90%E8%89%BE.jpg
图片:“阴性艾滋病”是恐艾症状的扩大化

 

何谓“阴性艾滋病”

  这次“阴性艾滋病”的恐慌,是由于一家媒体的率先报道。而这种奇怪的“病”究竟是什么,却不得而知。据报道称,这种奇特的新病的症状有很多:包括舌苔有绒毛、全身多处淋巴肿胀疼痛、皮肤出现大块血斑、皮疹、肌肉跳动、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疼痛、肠胃胀气及腹泻、咽喉炎、盗汗、全身乏力、手脚麻痹、牙龈发炎、口腔溃烂、厌食、迅速消瘦、心律失常、睡觉抽搐、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由于普遍认为这种病和艾滋病比较相似,人们将其称为“阴性艾滋病”,简称“阴滋病”。

  凡是具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种病都有其特定的明显症状,而这种被传作“阴性艾滋病”的新病,症状却多得离谱,而且每一个症状基本上都算是一种病的特征。仔细看起来,很多种病的症状都能够和“阴性艾滋病”挂上钩。如果说什么是“阴性艾滋病”,恐怕很难有人对这种病的描述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而以上的症状,恰恰是恐艾症状的多发症状。

 

“阴性艾滋病”的真相

  对于这次“阴性艾滋病”的流行,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4日透露,广东迅速成立了专家组,包括临床医生、精神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艾滋病学专家等展开调查工作。“广东省内的七八个样本检测了,很清楚,不可能是艾滋”。对于这种情况的大肆流行,林鹏判断为一种新的恐艾症状的流行。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集体癔症的情况。集体癔症指的是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由集体中有影响力的人首先发出的信号所引起的,性格易受暗示的群体成员接受了这个信号,就会引发一系列与器质性病变无关的躯体症状。而这次报道的始作俑者源于媒体,也就更加大了信号的可信性,这样一来,全国易受暗示,并且接触过各种性工作者的男士们,就开始恐慌了。而这种“阴性艾滋病”被说得更加恐怖,不用直接接触性工作者,哪怕被其碰了一下,都会发病。本来恐艾的人就不在少数,这样一来,难怪全国各地都有人开始响应自己身上出现了相关的症状。而这些心理反应,直接导致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病态。

 

疑似香港媒体炒作

   当然,“阴滋病”的出现,至今尚无定论,也不能排除确实是一种新病。但是跟艾滋病挂上钩,似乎还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而一种新病,总是局限于小部分的。从对“阴性艾滋病”的描述看来,这种病根本不像非典、甲流一样通过大范围可以短时间内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一种经由性工作者就能带来如此大范围的传播的疾病如此突发,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本着科学的态度,一种新病的出现,应该是疾病专家讨论的问题,尚未定论之前是避免向公众传播,引发一系列问题的。而媒体的这种炒作,的的确确是一种无良的行为,病因尚未查清,就在全国大范围内带来了混乱,并且引发了这种集体癔症,无疑是对全国的民众不负责任,也对大众的健康不负责任。

 

健康情况容不得随波逐流

心理上的变化是很容易产生躯体化症状的。这种集体癔症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情。

孟加拉国西部地区一学校去年暴发“集体歇斯底里”。“就像波浪,首先某个班级一名学生失去知觉,然后其他班级众多学生也出现昏厥状况。这些学生都说感到剧烈头疼和头晕。”该国官员说。

五年前著名的“驱虫灵”事件,也是如此。湖南安化县大福镇东山连校发放了一种名为“驱虫灵”的驱蛔虫药后,200余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腹痛症状,有的甚至高烧不止。学校紧急将其中的150名学生送至医院,经检查大部分学生被证实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很快返校。经调查药品为正规厂家产品,可以排除是因药品质量导致的群体不适,最后专家认为这是一次集体癔症发作。

当然,不得不承认出现“阴滋病”症状的人们,还是存在一定的身体问题的。如上文所说的症状“咽喉炎”、“腹泻”、“皮疹”,这都是日常疾病的表现。我们对于身体上的不适,还是要保持正常的心态及时就医,早日恢复健康,而不要胡乱猜测、怀疑,把自己卷入到集体癔症的行列中,不但不能治好自己现有的病,还会由于心病而“病上加病”。

首发地址:心灵互助-每每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