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一次讨论两校学生宿舍是在2013年7月,彼时匹大的诺登堡宿舍楼才落成启用,转眼一年半过去了,匹大并没有兴建新的学校宿舍,而CMU方面也没有兴建新的学校宿舍,倒是该校自2014年8月起,便先后将其中四幢大楼自本科生宿舍楼改为研究生宿舍楼,无疑打破了匹大和CMU曾非常一致的做法,即只有本科生住校,而研究生及以上只能住校外的做法,而且打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该校也有了自己的“跨文化之家”类型的本科生宿舍,终结了之前只有匹大才有的情形。
https://thetartan-assets.s3.amazonaws.com/uploads/34905/original/photo.jpg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TITLE="匹大 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
按CMU方面的“跨文化之家”Clyde House位于624 Clyde
St,在很受匹大和CMU学生欢迎的Cathedral
Mansions旁边,距离第五大道也不远,在2012年5月以前曾为匹兹堡天主教区资产之一,后来在2012年5月被CMU以不超过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了下来,之后花了180万美元以及差不多两年整修翻新以后,以高年级本科生宿舍Clyde
House示人,而且定位为“寰宇居住暨学习社区”,就是住的学生不仅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感兴趣,而且有跨文化的能力,也深知作为世界公民所应有的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责任,以便促成世界的良性变化云云。
所以该校也希望能吸引一些国际交换学生,或者CMU卡塔尔分校等海外校区的学生能够住学校附近,有融入学校生活的归属感,而且也有安全和舒适感。
http://ionenewpittsburghcourier.files.wordpress.com/2014/01/ichunnamed.jpg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TITLE="匹大 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
在2014年秋以前,仅匹大方面有该类型的“跨文化之家”宿舍,位于匹大旁边的272 N. Dithridge
St,该楼建于一百年前,从1968年起便成为“跨文化之家”(InterCultural
House),而且根据2014年1月16日的《匹兹堡信使报》(Pittsburgh
Courier)报道,该宿舍系为了继承和发扬当年遇刺身亡的马丁路德金所提倡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宿舍成员有1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每人各有一间单人间,且楼里可以看电视、上网和洗衣,而且使用洗衣机的费用已包括在月租里。加上其宿舍名字就叫“跨文化之家”,所以也吸引一些想找距离匹大或CMU不远,步行可抵达学校,安全且月租不贵的房子的国际学生。
除了上述“跨文化之家”类型宿舍以外,其他的变化则先说匹大方面。
原先该校指定荣誉学院的本科生住在该校学生会大楼(WPU)旁边的Brackenridge Hall、唐园中餐馆附近的Forbes
Hall,以及山上靠近彼德森活动中心的Sutherland Hall。
但是从2014年秋起,荣誉学院便打算不再用Brackenridge Hall作为该学院本科生的宿舍,而是移置山上Sutherland
Hall附近,这样可以就近跟其他荣誉学生交流,而且也可以就近利用学生社团的大楼。
除此之外,匹大在学校宿舍方面并无大的动作,而且目前也足以应付逐年增多的录取的学生。
而CMU方面变化就比较多了,除了前述有自己的“跨文化之家”类型宿舍以外,该校有买下周围部分大楼的所有权,并将其跟部分原先是本科生宿舍一道转型成为研究生宿舍。
2014年8月15日《卡美人报》报道,该校在当年7月已以50万美元买下学校旁边的双子楼5222-5224
Forbes
Ave.,且将其中5222号转型成为访问学者下榻地,而5224号则成为研究生宿舍;至于在其旁边的5216号,则早从1998年6月起便是访问学者下榻的地方,如今CMU则购买旁边的楼房以便满足需求。
2015年1月26日《卡美人报》报道,位于133 N. Dithridge
St,在匹兹堡中国教会(PCCO)对面的Shirley Apartments以及位于617 N. Neville
St,在韩国超市Seoul Mart旁边的Neville
Apartments从2015-16学年起,不再成为本科生宿舍,而是转型成为研究生宿舍,并在该校住房科网站(http://www.cmu.edu/housing/graduate-students/index.html)上作出相应更新。
就这样,CMU彻底打破之前长期以来,CMU跟匹大都只允许本科生住校,而研究生只能到校外找房子住的历史,这跟两校的情形以及住房政策有关——匹大本科生有25000人之多,以优先满足本科生为主,所以自然就没有研究生住校的可能,而且当前匹大也不缺宿舍住房,所以也就不似CMU那样到处购买房屋和不停扩张,而后者一边进行校园改扩建工程,一边寻机购买校园周围的房子以满足本科生、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的需求,也敢于突破现状,弄出一个“跨文化之家”类型宿舍,以便交换生和国际学生可以有靠近学校且条件舒适的住房。
最后,就是对于到底是住校省钱,还是住校外省钱,2月16日《卡美人报》有一篇报道值得一读(原题为Weighing the cost of on-campus
housing),笔者翻译如下,供各位了解和参考。其中Webster Hall就在前述CMU的宿舍Shirley
Apartments旁边,而且在PCCO斜对面,而Fairfax Apartments在前述CMU宿舍Neville
Apartments和毗邻的韩国超市斜对面。
卡美人报:算一下住校费用吧
http://www.studentaffairs.cmu.edu/dean/house_communities/oakland/fairfax/fairfax.jpg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TITLE="匹大 vs CMU 之九:学校宿舍篇(续二)(图文+链接+译文一则)" />
谈到大一之后卡内基美隆学生的住校,其中两个可供那些寻求住校的学生的最豪华选择便是韦伯斯特公寓大楼(Webster
Hall Apartments)和费尔法克斯公寓楼(Fairfax
Apartments)。虽然这两幢公寓楼皆由NDC房产管理公司拥有和经营,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两楼里不少的公寓单元。
住房服务处主任托马斯库利说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韦伯斯特大楼里大约半数的公寓单元。每间房间都装有空调、完整卫浴,以及有垃圾桶和洗碗机的完整厨房。虽然除了洗衣房和电梯以外,住户没有太多正规的社区空间,但每间单元均有足够量的空间,而且学校虽有提供有线和网络电线头,但学生需要自备路由器、需要一个有线电视盒以及自己的电视以便全面使用该服务。
费尔法克斯大楼也有类似设施,而且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其中75%的公寓单元,这意味着住户在走廊或电梯里碰到的比较多的人也是学生,但不是所有住在大楼的学生都经由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到房间的。
两楼的一些公寓单元提供给大众,包括那些不在住户群里的学生,比如他们已经离校。双主修资深创意写作和专业写作的伊兰娜高德柏便是其中的一人,她和她的室友在大三时住在不同的姐妹会房子里,但后来搬到费尔法克斯大楼再度同住以靠近学校。
直接向NDC房产公司租房间有好些优势。NDC目前对一卧单元每月收1245到1295美元,而高德柏说她跟她室友均摊月租以及包括上网在内的140-150美元水电煤费用,而以月租1295美元算的话,租住该一卧单元10个月便得缴大约7225美元。若她和她室友通过卡内基美隆大学住房科租房的话,照该校住房科网站上提供的费用,高德柏在2014-15学年便得付9450美元,而第二年则通过学校租住费尔法克斯大楼一卧单元的学生便要在下个学年花9770美元。
当然,租住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的公寓单元也有优势,水电煤和清扫费用全包不说,每个房间里都备有家俱,包括有扶手的椅子、咖啡桌、餐桌和台灯,而且都较同样备有桌和床的一般宿舍要高。
“不少地方都有新的家俱,”库利谈到费尔法克斯大楼的房间。学校支付家俱更换和修复的费用,而且定期汰换。“[大楼里]每张床垫都在夏天被替换掉了。。。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搬家具。”
库利说对公寓的定时修复和升级,尤其是那些较大的和较昂贵的房间,是导致较高大学费用的原因的一部分。
光是费尔法克斯大楼,20间厨房亟待升级,而且整个纵“列”的房间里的管道设施也要进行更新,至于大楼里的浴室则绝大多数可以追溯到费尔法克斯大楼建成时的1930年代。
“在这些地方的盈利空间非常小,”库利提到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的房间的较高租房费时说。“我们没损失什么钱,而我们也没有收支平衡,”他继续说道。“但大部分用来覆盖租借费,而且我们支付设施运营费(overhead
cost)和设备管理员工。”库利说该钱几乎全数花在运作和改善学生住房上。
他还提到学生经由与大学的住房协议获得清洁服务的益处。
主修生物科学的大四生埃里克佩德森住在韦伯斯特大楼,而该楼便在他做大多数实验的美隆研究所的路对面。他便是真的感激这些服务的其中一人。
“以我的经验,卡内接美隆大学住房政策真的容易遵守,到了诸如丢钥匙或维修请求这些每日问题时真的非常容易联系到。”
佩德森这一学年住韦伯斯特大楼一卧单元会花9450美元(2015-16学年度为9770美元)。NDC房产管理公司网站上关于韦伯斯特大楼的部分,最贵的一卧单元月租费为1350美元,而若佩德森和他的室友均摊该笔费用并住10个月的话,那么若他的水电煤和网络费跟高德柏支付的相当的话,那么他要支付近7500美元。
佩德森说他不介意少付点钱住他的房间,但他感激只需一个账单便可付清一切的简单做法。
“少费纸头真的让事情简单化,”他说并补充他可不想单独面对它。“我想对好些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当你银根吃紧的话,但对我不适合。”
库利说除了家具以及可观的全职住房管理人员,包括住房助理、卡内接美隆大学校警部提供的保安,以及对学生有求必应的维修人员以外,有一点特别吸引学生到他们的单元。“一个大的优势便是我提供学生生活,而你没法自己得到它。”
但高德柏并没有觉得她失去那个优势。“可能因为我是大四生而且不在意它,但我没有失去它。当你是大二或大三生的话,你可能需要它。。。但作为大四生,你大约是远离那种楼层会议或[强制的]活动的圈子。”
通过货比三家和认识已毕业并寻机处理掉其家具的学生,高德柏说她和她室友得以花不超过1000美元以家具装扮其公寓单元,而myfirstapartment.com
网站则说为一个小的公寓单元所花的一套完整的宜家家具便得要1800美元。
就算用1800美元作为家具费的话,结合跟高德柏的估算的同样的月租和设施费,两人均摊的费尔法克斯大楼一卧单元的费用则在以7225美元作为一人单独支付所有家具费用的情况下,本年总的费用接近9025美元,而卡内基美隆大学在2014-15学年收取9450美元。
单提价格的话,通过NDC房产管理公司而非卡内基美隆大学租房子提供学生一个价格上的优势。
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住卡内基美隆大学租借的公寓单元失去的社区感和支持员工仍会产生比对高德柏的更大的影响,而且许多学生会剥夺其作为大学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辑注:不经由卡内接美隆大学租房的学生的10个月租房期系被选中成为跟住校生住在自己的公寓楼相当的持续时间。若学生不在暑期转租的话,整个学年总的费用会比不经大学租住公寓楼且为期10个月的学生的要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