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交换感想
—— 外加一些中文大学与清华姚班的对比
受到院里的资助来香港中文大学交换,至今已经有快四个月了。我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感觉,从陌生到熟悉,逐渐融入了香港学生的学习与活动。
一、环境
刚下飞机,清新的空气就迎面扑来,坐机场大巴去中文大学路上,随处可见青葱的远山,和北京冬季的干枯形成鲜明的反差,令人感到十分舒服。而中文大学所在的沙田区马料水,更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傍着马鞍山和沙田海,正所谓青山绿水空气好。整座学校是建立在一座绿树成荫的山上,教学楼看起来就像散落在森林里的建筑而已。即使在香港人口密度这么大的情况下,在中文大学也是“见树比见人多”。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香港人对金钱普遍有一种执着的崇拜,而在中文大学里,在校园的青山绿树之间,却很难感受到那种执念,确实是一个静心读书的好地方。
依山而建的校园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VLA2i2jQPJHGGPB8wDhEzc8aCmeJogM2fYuCpPflV1I23liBZRvob49Xs8MmGOD6xsUP63tU-hEGWEQwpSD-2FH-ke2vWK-D_nqdpg39tvQ-RBcdk3MRNDOKJf2Ncgv.s. 清华" TITLE="香港交换感想——中大 v.s. 清华" />
校园一角
二、学习
中文大学的大部分香港学生,本科三年即可毕业。所以,从课程的难度和深度上来说,私以为是不及清华四年制本科的课程难度的。不过,由于香港学生大部分会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所以从实用性上来说,中文大学的专业课程与社会生产工作结合的更加紧密,可移植性很强。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上专业课,很少有机会能感受到“智慧的洗礼”。在姚班,我们的课程学得很深,处于理论的前沿,经常在思考之后会有恍然大悟的舒畅感。比如计算理论中的Turing-Church模型,让我惊叹于世上的逻辑原来可以用理论中的那几条基本性质推导而出;亦或是博弈论,课上提到的那些方法都同时具有数学美与经济学的道理。相比之下,中文大学的课程,主要是让你明白现实中事物是这样运作的,没有这种通畅感。
除专业课外,我还旁听了一门在内地绝对没可能开设的课。粤语授课,内容相当敏感(与政治无关,此处略),老师会引经据典,在理论层面向我们介绍这个敏感学科。一开始的几节课,我还惊讶于此课尺度之大,习惯了之后开始理解老师,她是从研究的角度传授知识,学生与老师讨论时也非常理性与认真。我觉得这种学习态度已经上升到有点超凡的境界了,很佩服!
三、同学
香港的青少年能在本港上大学的比例不高,所以在大学里的都是香港学习很好的学生。在与中文大学的同学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香港本地的同学比内地的同学更加单纯一些,这种单纯的心态,使得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丰富。比如,香港的大学有非常多的社团活动,校园里总是会看到各种不同社团的人穿着统一的制服,拍手跺脚打节拍为自己团做宣传,深夜的宿舍里,也经常会看到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为活动准备道具,非常用心。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社团内部竞选的宣传海报。这样的大学生活,日后回忆起来会非常充实,我觉得这大概与香港学生对未来三五年的期望定位有关吧,比较实际,不那么功利。
我加入了中文大学的女子篮球队,以及内地生女子篮球队。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训练强度很大,但大家都很努力地去跑动、抢球,频繁地练习比赛时用到的各种挡拆、传接球配合。就连休息的间隙,学妹也会向学姐学习实战中一些有用的技巧。值得一提的是,中大女篮全是香港本地人,而我粤语不是很好,她们就会教我讲粤语,训练规则用粤语讲第一遍以后,会和我用普通话再解释一遍,非常友好。队内还会给队员举办意外的生日庆祝会,大家唱生日歌,一起吃蛋糕。有这么一群朋友,让人心里感觉很温暖。
我和内地生女子篮球队参加比赛的照片
http://s14/bmiddle/0026xsu4gy6IbCHBfGdfd&690v.s. 清华" TITLE="香港交换感想——中大 v.s. 清华" />
中大善衡书院高桌晚餐后和小伙伴的合影
四、感想
和清华相比,私以为,清华是产生科学家的地方,中文大学是为你带来美好大学生活的地方。清华是一个学术气息浓厚,适合未来科学家发展的地方。在清华,一大部分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考入的同学,他们认真、踏实,智商略高于普通人,几年后通常在社会里小有成就。清华里还有一小部分极其聪明的人,凡人很难理解他们,甚至会误以为他们是书呆子。但我认为,这样一群有着极其好用的脑子的人,他们对学术的痴迷与执着,将来会带动整个学术界的发展。在中文大学,你可以每天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树,和一大帮年纪相仿的同学,做那些年轻时候才会去做的事情,平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到毕业季,大家一起有了找工作的压力。以后回头看,满满的都是亲切的怀恋。
和其他交换学校相比,我个人可能更适合来香港吧。像我这种不太旅游的人,若是呆在欧美大洋洲那些人少的地方,估计会非常寂寞。香港这里人多热闹,语言通,容易和小伙伴打成一片,环境习惯,文化相似,认同感高,所以精神上感到丰富的愉悦,而去年呆在旧金山给我一种平静的感觉。而且,我在香港接触到了金融行业,这是预料之外的收获。
总的来说,在这个“见树比见人多”的学校里,我有更多时间思考大学的意义,认识不一样的人和感受不一样的思想。
---
03.12.2014发布
04.17.2014更新
@Shatin,H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