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格舞(2)

(2015-09-01 18:47:02)
标签:

芭蕾

文化

杂谈

分类: 芭蕾史

西班牙舞蹈

西班牙舞蹈风格与特色 19世纪前叶,在芭蕾舞剧中正式出现具有西班牙风的性格舞蹈,例如在1836年艾尔斯勒在《跛脚的恶魔》(The Davil on Two Sticks)中所跳的卡秋恰舞蹈其实是模仿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的吉普赛舞蹈。在舞剧的性格舞蹈中,呈现西班牙舞蹈的部分多半着重在手臂的动作,舞者手持响板或铃鼓来增加地方色彩。而腿部的动作虽融入一些具有西班牙地区舞蹈的特色舞步,但基本上还是以古典舞蹈技巧为主。这些古典芭蕾舞剧中的西班牙风格舞蹈,头、肩膀及手臂的动作都比古典舞蹈的规范要开放许多。腰部的动作也值得一提,如急速下腰、跪地的戏剧性动作。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存在的斗牛艺术,斗牛士(Torero)腰部展现出来的极端紧张的线条、高度的专注力,也常常是西班牙性格舞蹈中动作设计的来源。这样融合了地区鲜明色彩、又充满节奏的性格舞蹈,往往成为芭蕾舞剧中深受观众喜爱的片段。

西班牙与葡萄牙同位于欧洲西南方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早期人民同被称为伊比利亚人(Iberian)。西面葡萄牙濒临大西洋,东面西班牙则濒临地中海,西班牙最南方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仅以十三公里相望,扼大西洋和地中海航路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班牙境内地形多山,北有高大险峻的庇里牛斯山(Pyrénées)与法国为邻。诸多的山势地形的阻挡反而使靠山的几个省份能保留自己的传统与习俗,形成地区性独立的舞蹈与音乐。而沿海的省份民风较为开放,历史上经历过罗马人、拉丁人、希腊人、巴斯克人、日耳曼人等等的统治,不管在信仰、文化及居民种族上都极为复杂,于是形成了文化上的熔炉,成为色彩丰富极具生命力的西班牙舞蹈

在所谓的西班牙舞中,弗拉明戈不等于西班牙舞,想必众人皆知;而塞维利亚(Sevillanas)不尽是弗拉明戈,更该是家喻户晓了。然而,当我们看西班牙人跳塞维利亚那表情一点都不深沉凝重,节奏也圆顺流畅,跟另外一种舞蹈波莱罗Bolero)一样举手投足轻盈质朴时,仍不免狐疑:这也是西班牙舞

西班牙不是只有弗拉明戈而已。西班牙的地方舞,据说,光是加泰隆尼亚一省(Cataluna,巴塞隆纳为其主要大城)就有300多种。整个西班牙,几乎每一村都有自己一套地方舞。塞维利亚那便是塞维利亚(Seville)地方的舞蹈。地方舞照区域分,略有北、南、中、东、西五大类。塞维利亚在南,塞维利亚那属南方舞蹈。南方(以安达鲁西亚为主)的舞,通常女舞者强调弧线和挑逗性浓厚的动作,而男子则着重阳刚及力量,踏脚而不跳脚。相对于南方,北方舞勇猛带劲,外放得多,常有高跳动作,男子尤其常常爱比跳高。此间流传之巴斯克铃鼓舞Vasco)即属此类。另外还有阿拉贡省(Aragon)的霍塔(Jota),一样步伐轻快,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

地方舞大多是团体舞或双人舞,是一般老百姓跳的,他们对自己个别的地方舞步非常娴熟,常常在节庆中光天化日下大家跳着玩。如果有职业演出,这些有个别特色的地方舞步都会经过润饰,把每一个动作调到精确位置。

研究者将西班牙众多的民间舞蹈归纳出以下六种:

1. 霍塔舞蹈(Jota 起源于十八世纪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贡(Aragón)地区。后来流行于全西班牙,舞曲为快速活泼的三拍子,舞者手执响板,双臂圆屈举起,由一或二对舞者边舞边唱边击打响板,并伴有唱诗,极具欢乐的气氛。这种舞蹈节奏轻快,以多变的腿部动作为特点,双臂与身躯的舞姿变化很少。舞蹈队形以舞者互相穿插、绕行变化为主。在那瓦若(Navarra)、瓦伦西亚(Valencia)都有霍塔舞。俄国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1804-1857)、匈牙利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法国查尔斯-卡米尔-桑斯(Charles 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西班牙曼纽尔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 -1946)等等音乐家都曾写过霍塔舞曲。

2. 凡丹戈舞蹈(Fandango)西班牙地区舞蹈 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省(Andalucia)的活泼舞蹈,但也有文献指是出自于北非的舞蹈。音乐节拍通常为中快速的三拍,通常由一对男女舞蹈,再伴以吉他、响板与歌唱交替出现。十八世纪时凡丹戈舞蹈深受作曲家的喜爱,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弗维利巴尔德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在1761年创作的芭蕾《唐·璜》(Don Juan)、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在《费加洛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1786),及后来的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1844-1908)都写过凡丹戈舞蹈。

3. 马拉圭纳舞(Malaguena 是凡丹戈舞蹈中的一种,节奏为3/4拍,由马拉加(Málaga)传统乐器伴奏,广泛流行于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民间舞蹈。歌词多即兴创作,融合了数种不同的南方民间音乐。

4. 波莱罗舞(Boléro 波莱罗为缓和的三拍子舞蹈并以响板伴奏,据说为卡地兹(Cadiz)地区舞蹈家S.凯雷祖(S.Cerezo)在1780年所发明,受凡丹戈舞蹈影响很大。由一个或一对舞者手执响板敲击起舞。和凡丹戈舞蹈一样,舞者会有突然止步及手臂弯曲成弓形越过头的动作。舞台上演出的波莱罗一般是以古典芭蕾技术为基础,结合民间舞蹈波莱罗的动作。但包括了许多复杂精彩的舞步。舞者需要边唱边跳节奏的方式也与凡丹戈舞蹈类似:

5. 弗拉明戈(Flamenco

弗拉明戈舞音乐舞蹈是流行于西班牙南方的安达露西亚吉普赛人(又称弗拉明戈人)的音乐和舞蹈。是安达露西亚人、吉普赛人、阿拉伯人,也许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曲,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它还来源于拜占庭和印度的宗教圣歌舞蹈(吉普赛人的祖先是印度人)。从十四世纪起,它演变成为吉普赛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以及被社会遗弃、混居于上流社会边缘的基督教徒的歌舞。在文艺复兴时期,一批来自印度北部流浪的吉普赛人,历经中东、北非,而到达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定居,所以千年来,受过希腊、罗马、埃及的影响,而到安达鲁西亚与当地舞蹈(也就是西班牙南方舞)揉合。所以弗拉明戈可以说是受亚、非传统影响,最后与吉普赛舞蹈混合的安达鲁西亚舞蹈。吉普赛人的音乐节奏狂野粗犷,旋律热情、奔放悲伤、缓和等各种的乐风。使弗拉明戈舞承袭波西米亚、匈牙利,北非摩尔人、拜占庭、犹太、安达鲁西亚音乐和地中海文化的混合物。过去百年来,配合西班牙南方音乐的发展,弗拉明戈产生几种不同结构、型态的乐、舞,乐与舞之间又彼此配合,做即兴变化。

弗拉明戈的精华是〞歌〞,常常有吉他音乐伴奏,同时表演即兴舞蹈。这种音乐和舞蹈分为三类:〞深沉的〞或〞严肃的〞,非常忧郁,描写死亡、痛苦、绝望和宗教信仰的题材;〞轻松的〞,描写爱情、乡村生活和欢乐的题材;另一种则介于中间,不很深沉但同样令人感动,往往带有配合音乐的东方色彩的角色。在舞蹈上,弗拉明戈舞同时结合了安达鲁西亚地区舞蹈,如凡丹戈舞蹈、吉普赛舞蹈、北非舞蹈,甚至于西班牙南方更多民间舞蹈的综合体。弗拉明戈舞擅长表达生命中痛苦、无奈与悲哀的情感,舞者快速跺脚的节奏、演奏者的击掌声、嘶吼般的吟唱声及吉他声……这些元素构成了弗拉明戈舞舞蹈的魅力。舞者常常是专注而投入地,一面用脚踏击,一面捻动手指发出响声,传递出丰富的表现力。在弗拉明戈舞蹈中,男子的舞步非常复杂,用脚尖和脚跟击地踏响(称为〞扎帕迭阿多〞),女子舞蹈按照传统主要是显示手和躯干的文雅,而不是脚上功夫。特别是在〞深沉的舞蹈〞中,手臂、手和脚的动作与印度古典舞蹈非常相似。

从十九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流行的唱歌咖啡屋Caf'e Cantante),才一步步把弗拉明戈推向表演舞台,并以此为业,于是〞弗拉明戈〞一词首先用来称呼他们当时的音乐和舞蹈。尽管早期的歌是不用吉他伴奏的(有些变体至今还是这样),但在咖啡馆里吉他却变成不可缺的乐器。弗拉明戈吉他手确实是一位精通歌舞的敏感伴奏者。在咖啡馆的环境中,乐器独奏也常见,但往往脱离了传统型式。传统的弗拉明戈一定要有〞杜安德〞-即音乐和舞蹈形成不可遏制的情绪控制了表演者。伴随表演的是〞哈列奥〞,即拍手、弹指和激动的喊叫。舞蹈表演者经常捻动手指弹击出各种复杂的节奏,常常用来伴奏弗拉明戈的响板,并不是最初吉普赛人传统表演的一部分。

现在歌唱咖啡屋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弗拉明戈酒吧(Tablao)。小舞台上,表演者围坐半圆,在叫喊、拍掌、吉他与响板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响板是来自北方的玩意儿,霍塔舞常用响板增加节奏感,吉普赛人本来不用,他们用跺脚法踩脚法来切割节拍。到现在弗拉明戈的基本教义派还挺坚持这点传统的纯粹性,认为响板是哗众取宠,骗骗外国观光客的。真要用的话,只能用在弗拉明戈诠释地方舞的时候,像是塞维利亚那,或韦尔瓦的凡丹戈舞曲(Fandangos de Huelva),以及其他一些轻快的舞曲。宏伟之舞(baile grande)是不该用的。

尽管基本教义派有其坚持,当今弗拉明戈舞的样貌,还是有几个俗成的特点。首先对宏伟之舞的女舞者而言,女舞者(bailora)着重在上身与手臂(baile de brazos),借以传达阴柔与激情;掌心维持向下,大臂带起,形成一弧度,而不突出手肘。手腕慢而流畅的转动但不扭曲手臂的运移。背从腰间向后弓,但绝不超过四十五度,头朝前下压,目光向下。有些女舞者做九十度的下腰,那只是耍特技,没有意义。男舞者(bailior)则强调脚法的力度与繁复,上身几乎僵直,是一种力量与阳刚的展现。他的背从腰间开始微向后弓,动作可以由慢而专注,到突然变快,出乎意料顿时煞住。他的脚法强而有力,速度虽快但清晰突显,像机关枪扫射的声音一样。手臂微曲,但没有女舞者的柔软。男舞者内含激情,面容高雅,力量外射,充满阳刚。

而在愉悦之舞(baile chico)中,男女在技巧上大致与上述相同,但是不须静如雕像的姿态。欢愉取代忧郁,容貌灿烂,动作较快。节庆式的弹指和击掌,以及吉他的切反拍把舞者带到自在的狂喜中。但是幽雅还是根本要求,不能完全不收敛,在地板上乱跳全无章法。

弗拉明戈基本上是单人舞,后来上了舞台男女混跳是增加感情的张力,可以是关于爱情、关于嫉妒、关于激情、关于难解的三角关系。舞者用跺脚法,表情、弹指或响板来传达他们的爱或怒。一个舞者可能踩出一段节奏,而另一个则相对呼应;这种交谈是可以互诉衷曲,但更多时候是争执不休。

弗拉明戈舞的个别动作并不带有象征意味。并不是举手向天就代表祈祷,脚磨地就代表斗牛顿脚,不像芭蕾有一套固定的动作在讲故事。弗拉明戈动作的意义取决于舞者当场的情绪,他或她的动作是为了表达内在的自我,一样的姿势,可以有很不同的意义。

至于弗拉明戈花枝招展的服装,事实上是十九世纪安达鲁西亚女人穿在街上的:腰间束紧,裙摆至脚踝,蓬蓬袖,大发夹,披肩,胀起的衬裙,以及特殊场合才有的长裙拖地(bata de cola)。现在变成舞服后,许多部份都被夸大,有的长裙拖地,裙拖得好长好长,有的裙摆拖至膝盖,折层一加再加。吉普赛人自从采用安达鲁西亚式服装后,加上斑点纹饰,宽松罩衫,肚脐眼前打个结,到现在还可以在街上看到这种装扮。而男舞者的短西装(trajes cortos)、靴子、宽边帽保留了十九世纪安达鲁西亚牧场男人的装扮。较正式的还在白衬衫胸前与袖口打折;较休闲的则以吉普赛的斑点花衬衫在腰间打结,外加一条斑点领巾。靴管高低随人变化,舞台演出为了增加音响效果,鞋底加硬垫,敲在木头地板上铿锵有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性格舞(1)
后一篇:性格舞(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