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之纸桥设计比赛
(2011-05-23 16:04:03)
标签:
科技节纸桥设计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广外外校中学部2011首届未来工程师挑战大赛
活动方案
一、时间:
2011 年6月3
二、地点:
教学楼5101 技术实验室
三、参加人员:
1.主持人1名
2.每班男生、女生各一组(每组2人)参赛;
3.邀请学部领导、年级主任、相关教师等出席;
4.技术组全体教师;
5.邀请外校电视台记者现场拍摄。
四、场地、设备要求:
1、悬挂横幅:2011广外外校首届未来工程师挑战大赛。技术实验室黑板上方悬挂。
2、现场外校电视台工作人员拍照、摄像,话筒、音响等扩音设备。
3、技术实验室6张实验桌可供22组(44人)选手同时参赛,实验室后面安排观众席座位若干。
4、学校教学楼中庭电子屏幕公告比赛信息!
5、采购A3铅化纸(420×297mm)400张、高精度电子台秤6台、较牢固的弹性绳1根、小挂钩1只、铁皮托盘1个、1.2m左右支架2个、1.2m左右长钢杆1根、获奖证书及封套22份。
6、精密砝码1套,学生用50g钩码22盒
五、评委或专家
综合组老师、学部领导、年级主任,另可邀请区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等专家。
六、活动流程
1、综合组全体教师准备场地、器材等
2、主持人宣布活动意义、活动内容、活动细则等。
3、各组开始设计、制作(50分钟内)。综合组老师校对时间并带红笔巡视观察,及时记录各组完成作品所用的时间(因为评价时要适当考虑所用时间)。
4、作品测试环节。
5、专家、评委点评。
6、学部领导总结、颁奖:一等奖4组;二等奖8组;三等奖10组(数字暂时不定)
7、清场。
七、准备工作:
1、制作张贴海报,学校校园网上发布通知,制作横幅及采购物品。
2、请年级主任吕晓波老师通知到各班主任。
3、邀请学部领导出席。
5、邀请区教研员莅临指导。
4、借用和已有的器材准备。
6、联络外校电视台进行现场拍摄。
附1:
广外外校中学部2011首届未来工程师挑战大赛
纸制桥梁结构的设计大赛
活动介绍
一张A3铅画纸的强度很差,难以承受一个50g钩码的重量,而将一张A3铅画纸按照结构力学的原理进行设计制作,使其具有一定的空间几何结构,那么其承重能力将会大幅提高,甚至可以承受一盒钩码的重量。结构永远是工程设计的一个主题,形形色色的桥梁结构就是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未来的建设需要不断创新的结构,这就需要未来工程师从小做起,在动手做中学习原理,在动手做中探索未知,在动手做中尝试创造。
“纸制桥梁结构的设计”,虽然大家在课堂上都做过了一次,但是同学们大多感到意犹未尽,不少同学还想再制作一次,挑战更高的极限,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鉴于此,我们综合组全体老师特意组织了这次“2011年广外外校高一年级未来工程师挑战大赛”,以满足同学们迫切的愿望,并且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此次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真正成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2:
广外外校中学部2011首届未来工程师挑战大赛
纸制桥梁结构的设计大赛活动细则
比赛规则
一、现场提供材料:
A3铅画纸1张、双面胶1卷;钢尺1把、美工刀1把、剪刀1把。(选手自备:铅笔、橡皮、三角板、黑色签字笔)
二、设计要求:
1.所设计的桥梁要有一定的桥梁外形,桥面必须平整,符合承重测试的要求。
2.具有一定的空间几何结构,桥身长度不低于240mm,桥面宽度不低于50mm,桥身的厚度不低于10mm 。
3.要求所设计的桥梁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强度,能够进行承重测试,测试时的客观条件如下:
河面宽240mm (测试用的两板凳之间的距离),路面(桥面)宽50mm。
4.要求:在50分钟内,用所提供的A3铅画纸和双面胶制作一个能最大承重的纸桥架于河面,桥面平整并标注班级、姓名。
三、测试环节:
1.将选手制作完成的桥梁结构架于河两岸(两板凳之间)上,在桥梁的中间位置挂上一个金属托盘,依次向托盘内添加钩码,每次加载必须达到5秒,结构仍未被破坏才被认为是有效加载。
2.向托盘内添加钩码,直至桥梁结构变形坍塌,记录下桥梁结构被破坏前所加载的钩码的数量,即为选手的最终成绩。所加载的钩码数量越大,说明桥梁结构的强度越好,选手的得分越高。
3.加载测试过程中,若发现桥梁结构加载钩码的数量相同时,以制作所用时间较少者胜出。
4.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作品的小组直接淘汰出局。
5.评委负责记录各小组完成作品所用的时间,并对学生作品进行承重测试,记录所加载的钩码的数量(重量),并进行最终的评分。
6.各小组的最终成绩将在承重测试结束10分钟后公布,由评委讨论后,签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