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睿亲王淳颖《读〈石头记〉偶成》绝句

(2015-05-17 08:55:16)
标签:

文化

石头记

曹雪芹

淳颖

秦钟

分类: 石学专论

释睿亲王淳颖《读〈石头记〉偶成》绝句

 

    睿亲王淳颖写有一首《读〈石头记〉偶成》绝句:

 

                        满纸喁喁语不休,英雄血泪几难收。

                      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传来石也愁。

                      怕见春归人易老,岂知花落水仍流。

                      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啼鹃认故丘。

 

 

    一、诗作者睿亲王淳颖的简况

 

    据路工、胡小伟二位先生考证,此诗系由睿亲王淳颖所作,时间是在乾隆辛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暮春。程伟元、高鹗开始阉割、篡改《石头记》的时间是在辛亥春,刻印、发行是在辛亥冬,即程甲本。因而,可以断定《读〈石头记〉偶成》写于程甲本之前。

    睿亲王室号“身云室”;号“玉盈主人”、“又次道人”。存有刻本《虚白亭诗钞》和《淡香吟稿》(系与夫人的合集)。

    路、胡二人对睿亲王淳颖作了考证。淳颖是清初摄政王多尔衮之后。多尔衮无嗣,将弟弟多铎的第五子多尔博过继为子。淳颖即多尔博的六世孙。因而,为了了解淳颖,须先了解他的先祖。

    清初,宫廷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多尔衮身为摄政王时,权倾一时。但到顺治八年(1651年)以“谋篡大位”罪名,追夺封爵,籍没家产,黜出宗室,其养子多尔博,女儿东莪给信王。信王即多铎二子多尼,亦受到牵连而降为郡王。直到127年之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才诏令“追复睿亲王封爵及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原爵,并配享太庙。”[1]与此同时,淳颖也被袭封睿亲王。

    淳颖与敦敏、敦诚、裕丰、裕瑞都为同一祖先努尔哈赤的后代。他与裕瑞和明义都有亲缘关系。                                          

    1.淳颖与裕瑞关系:裕瑞是《枣窗闲笔·后红楼梦书后》作者,其中记录了一些有关曹雪芹的事情(如言“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等)。书有“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之语。裕瑞之父修龄与淳颖是同承复亲王爵的。修龄嫡妻系傅文之女,淳颖之妻系傅恒之女,她们是堂姐妹关系。即他们之间是姨丈与外甥的关系。裕瑞能读到的本子,淳颖也应可以读到。

      2.淳颖与明义关系:明义之父是傅清。他与淳颖之妻、裕瑞之母为堂兄妹关系。借给永忠《红楼梦》的墨香,是明义的“堂姊丈”

    英和在《虚白亭诗钞·序》中说:淳颖“天才高秀,誉望早崇”,其母佟焦氏于“骑射之暇,每为讲论诗学源流甚备,有作命王属和,业稍进辄有愉色。王尝扈跸出塞,犹手书纨扇寄以勖之”。[2]这两段是说淳颖幼时十分聪颖,母亲对他的期望甚大,不仅为他讲诗,而且往往亲自作诗,命他酬和,有了进步便非常高兴。而且还为淳颖在纨扇上写上勉励的话,让他外出时带在身上,以随时观看。勖(xù):勉励,如勖勉。由于他受到母亲的影响,诗歌写得极好。幕僚王芑孙赞扬他“才量子建奢”[3],“诗赋一家谁得似?翩翩才子又黄书。”[4]关于淳颖诗歌的特点,英和写道:

 

    王既清修笃学,又以其余力博涉内典,故其诗体物言情,皆有寄托,而识解尤超群异常。使天假以年,正不能测其所至。

 

    从这段话可知淳颖的知识及诗歌有如下特点:

    第一,知识面很宽,“博涉内典”。

    第二,对事物认识深刻,“超群异常”。

    第三,他的诗歌“体物言情,皆有寄托”,即其诗均有内指,非常含蓄。

    这些特点对理解他的《读<石头记>偶成》诗十分重要。

 

    二、阐释《读〈石头记〉偶成》绝句

    满纸喁喁语不休,英雄血泪几难收

    喁喁(yóng):对低声说话的形容,如喁喁私语。这两句诗意:《石头记》一书,虽然表面看来通篇都是儿女情长、喁喁私语,而其背后,“英雄”却流淌着难以止住的血泪,诗中的“英雄”即指《石头记》作者。

    对于上面两句诗,可以结合《石头记》(甲戌本)的“凡例”及脂批,如:“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甲戌本第一回眉批)“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甲戌本第三回侧批);“四字(“孽根祸胎”)是作者痛哭”(戚序本第三回夹批);“天下同患难者(指英莲)同来一哭”(蒙府本第四回侧批);“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甲戌本第七回侧批);“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恸,血泪盈面”(甲戌本第十三回眉批)……,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此诗的头两句,显然是对曹雪芹著《石头记》所发的议论——表面看这部《石头记》是“满纸喁喁语不休”,而实际是英雄用血泪写成的。

    诗作者是皇族成员,他称雪芹为“英雄”,说明他在相当程度上看到了《石头记》小说背后所隐写的历史,并对雪芹的英雄壮举有所了解。——这点对理解后面的诗句十分重要。

    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传来石也愁

    “痴情”,在小说中指宝玉和黛玉的痴情,但联系前两句诗,此“痴情”乃指作者——作者对自己的恋人“痴情”。诗的前一句是说作者在有生之年始终痴情于他的恋人,直到死去,他的尸体化为灰后,他的情方尽,后一句中的“幻境”不是指太虚幻境,“石”也不是指女娲石那块石头。“幻境”即“梦境”,由于《石头记》是作者以梦幻的笔法,记录的一段经历。因而诗中的“幻境”实指《石头记》背后所隐写的历史。“幻境传来石也愁”意指当《石头记》中的隐史被解破、传出后,即使石头也会受到感动,悲伤忧愁。

    怕见春归人易老,岂知花落水仍流

     这两句诗将《石头记》作者的恋人比作春花。意即:作者害怕春天的归去,春天归去,便会引起作者联想自己的恋人,恐催他衰老。“花落”指作者所爱恋之人的亡故。恋人虽然亡故,但生活还须继续下去。

    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啼鹃认故丘

    “麦饭”:粗砺之饭,如苏轼诗《和子由送梁左藏》:“急扫风轩炊麦饭。”“啼鹃”:指蜀国望帝化鹃啼血的典故,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故丘”:旧墓。这两句诗意为:作者的恋人(红颜)被葬入黄土后,仍在作着凄切的梦。作者虽然生活贫窘,但仍以粗砺之饭为食,哭哭啼啼地为她祭扫旧坟。

 

    三、《石头记》中如何隐写的曹雪芹为竺香玉上坟一事?

    关于作者曹雪芹为其恋人竺香玉上坟之事,在《石头记》中隐写在柳湘莲为秦钟上坟一事中。

    《石头记》第四十七回写道:

 

    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没有。

 

    将柳湘莲与秦钟扯在一起,显然是个“误谬”,前面并没有谈及秦钟与柳湘莲之间有什么交往,这里宝玉却突然问柳湘莲“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没有”,使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于是庚辰本这里有夹批曰:“忽提此人,使我堕泪。近几回不见提此人,自谓不表矣,乃忽于此处柳湘莲提及,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 意思是看《石头记》不要看具体的某人做某事,而要将其扩大成一群人。即是说与秦钟交往的本是贾宝玉,但如果需要,贾宝玉一伙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代替他与秦钟交往。也就是说在这里可以把柳湘莲看作贾宝玉。——实际上贾宝玉和柳湘莲都是历史人物曹雪芹的分身。

    那么,秦钟又是谁的分身呢?书中写甄宝玉有两个伴读丫鬟。隐写着曹雪芹也有两个伴读丫鬟。秦钟是贾宝玉的伴读,从对秦钟的一系列描写及与贾宝玉的关系可知:其中亦隐写着竺红玉如何做雪芹伴读的情景。这里秦钟实是竺红玉的分身。因而柳湘莲为秦钟上坟,所隐写的是曹雪芹为竺红玉(竺香玉)上坟的情况。关于秦钟是男性,而竺红玉是女性,男性如何隐写女性问题,请参看《〈红楼梦〉里的合身法·曹雪芹是“合身法”创造者》一节(见《红楼解梦》第四集),并参看《石头记》第一回蒙府本侧批:“何非梦幻?何不灵通?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别。”现在我们且看书中接着是怎样写的:

 

    柳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离他坟上不远。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我背着众人,走到那里去瞧了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回家来就便弄了几百钱,第三日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宝玉道:“怪道上月我们大观园池子里结了莲蓬,我摘了十个,叫茗烟出去到他坟上供去,回来我也问他可被雨冲坏了没有。他说不但没冲,且比上回又新了些。我想着,不过是这几个朋友新筑了。……”

    湘莲道:“这个事也用不着你操心,外头有我呢,你只心里有了就是了。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销了。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有积聚的,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

 

    上面两段都是写的柳湘莲为秦钟上坟的情景。从柳湘莲的情况,可知实写的曹雪芹晚年的情景:

    1、那时,曹雪芹已经遭第二次抄家,生活十分窘迫,但他仍每年不忘经常为竺香玉上坟。

    2、有年夏天雨水大,竺香玉坟茔稍有损坏,曹雪芹便立即进行了修缮。

    3、曹雪芹虽然生活窘迫,但总是将“上坟”的花销作为“专款”留下来用,特别是“寒衣节”(十月初一)不忘为他烧纸。(“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销了。”)

 

    四、绝句内容说明睿亲王淳颖读懂了《石头记》

    这首诗基本内容写的是:《石头记》表面看是情人之间的喁喁私语,实则是作者以一字一泪写成,作者是位“英雄”。作者与其恋人都痴情缱绻,但到头来恋人先他而死,他也极为贫困。然而他却始终怀念着恋人,为此而悲凄痛苦,经常到她的坟上祭奠。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淳颖所读的钞本,与明义和永忠所读到的钞本不同,明义与永忠读的是百十回本《红楼梦》小说,而淳颖读的是带有脂批的八十回《石头记》钞本。这种钞本在皇族中仍有流传,后来发现的己卯本、蒙府本即可证明。比绝句的内容来看,特别是“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啼鹃认故丘”句,说明诗人已读懂《石头记》,从中看到了作者曹雪芹在他的恋人竺香玉故去后,经常怀念她,经常为她上坟。

                                                                       2015年5月17日

   

 



[1] 《清史稿·高宗本记》,转自路工、胡小伟《一首新发现的早期题红诗》,《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第501页。

[2] 《虚白亭诗钞》英和“序”;转自《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第502-503页。

[3] 《渊雅堂编年诗稿》卷六《昭信李伯招集松轩奉陪睿亲王及王之客蔡方平与家弟听夫即席联句十韵》。此句后注“谓睿王”。转自《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第503页。

[4] 同上书,《读睿邸太福晋诗集题后四首》。此句后注“谓玉盈主人”。转自《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四辑第503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