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可听千年前宋朝音乐?

标签:
文化 |
分类: 稿件 |
http://s5/mw690/0026uJmxzy7a987MMPW84&690
图/文
宋朝音乐好听吗?昨晚,一场“宋代怀古音乐”专场(学术)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湖北音乐博物馆一楼青铜乐器馆举行,该院师生根据宋代乐谱,任用笙、箫、笛、大晟钟等传统乐器,演奏和演唱了10余首宋代乐曲。
舒缓、空灵,有如寺庙里僧人集体吟诵佛经…… 这是长江日报记者昨晚现场聆听音乐会的第一感受。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湖北音乐博物馆馆长孙晓辉告诉记者,当晚演奏的“宋代怀古音乐”,是努力接近、复原宋代音乐的旋律、音色,但不等同于宋代音乐,是以宋代古谱为基础,在重新审视宋代乐谱解译成果基础上,完成宋代音乐的现代演绎,是进行宋代音乐的现代音响化艺术实践。
孙晓辉介绍,当晚演奏的宋代音乐曲目,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宋代古谱古乐,如姜夔词乐《扬州慢》《杏花天影》、朱熹《十二风雅歌诗》琴乐、《诗经》歌曲之《鹿鸣》等;第二种为依照宋代古谱古乐进行的编创曲目,如南宋祭天乐《迎神》、《送神》;第三种类型以今人创作为主的怀古曲目,如人声、大晟钟与双钢琴为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谱曲。
孙晓辉说,宋代乐谱音符与汉字一一对应,演唱起来节奏较慢,不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习惯,所以复原宋代音乐,是关于宋代音乐的实验创作,尝试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来再现宋代音乐和怀念宋代文化。
音乐会执行策划、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怀古音乐”是美国当代音乐史学家林萃青教授提出的音乐学学术研究理论及其音乐表演实践探索项目,是一项建立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意基础上的融合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学术研究,和音乐艺术表演手法的中国古代音乐的重构项目。
本场音乐会的多首宋代音乐古谱译谱,来自美国当代音乐史学家、哈佛大学林萃青教授、哈佛大学赵如兰教授,是中美学者合作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