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谭激遁老师

(2018-10-27 15:08:05)

超越自我及团队合作”课程大纲

                               --- 7 Habits 在工作中的应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谭激遁老师

助理 阿荣 13632461454

 

【培训课程】《超越自我及团队合作—7 Habits在工作中的应用》

 

【培训对象】 一线经理\主管\Team Leader\资深一线员工

 

【培训时数】2个培训日

 

【课程目标】

  帮助学员自我反思,检验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有效性,了解在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观念的转移。

  了解什么叫习惯以及个人成熟的三个阶段,哪些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个人达到成熟的不同阶段

  通过学习和课堂练习,领悟好习惯带来的人生意义。通过一些工具和方法,尝试改变,培养成功人士共有的七个好习惯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自我反思:我如何适应变化的世界中

1)       思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正面临怎样的挑战?

2)       自我反思: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是否有过迷失?

3)       思维模式和观念的转移带来的价值

4)       结论:改变从个人开始,必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部分: 超越自我:卓尔不群的个人管理策略

1)       什么是习惯,如何养成习惯

2)       个人成熟的三个阶段

3)       哪些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个人达到成熟的不同阶段

 

4)       习惯一:主动积极

A. 盲人点灯的故事解读

B. 运用人类的四大天赋

a) 主动积极VS被动消极

b) 主动积极的人具备怎样的特质

c) 力克.胡哲视频赏析

C. 扩大你的影响圈

a) 影响圈和关注圈

b) 如何将注意力放在影响圈

c) 用影响圈工作

D. 积极的语言不抱怨的世界,使用抱怨手环

E. 做一个转型人

 

 

5)       习惯二:以终为始

A. 思考:你曾经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B. 确立你的个人人生使命,范例

C. 为不同角色领域,订立长期目标

D. 在工作角色领域,设定短期目标七个步骤

E.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F. 个人练习实践:

a) 确立个人使命,为不同角色领域订立长期目标

b) 根据SMART原则,制定工作短期目标

 

 

6)       习惯三:要事第一

A. 忙人的告白和时间管理的误区

B. 视频解析:时间去哪儿了?

C. 重要和紧急的定义

D. 工具:时间管理矩阵

E. 案例练习:规划你的工作和生活

F. 时间管理的要点

G. 个人练习实践:制定日清工作计划

 

 

第三部分: 团队合作:得道多助的人际关系策略

 

1)       习惯四:双赢思维

A. 游戏启示:通过红蓝游戏,了解人际关系中的六种思维模式

B. 建立双赢思维的基石和要素

C. 双赢思维策略一:激发合作

D. 激发合作关系的五个步骤:善意假设、先出善手、宣传好处、商定举措、保投桃报李:

E. 视频解析:乔家大院

F. 双赢思维策略二:采取建设性行动维护合作关系

G. 对话的艺术:自我袒露、叙述自我需要、了解对方需要、达成共识行动

H. 案例练习Flash分析:合作中对话的艺术

 

 

2)       习惯五:知彼解己

A. 沟通的定义

B. 沟通的策略一:倾听

a) 怎样才能做到倾听

b) 倾听的层次

c) 倾听的误区

d) 倾听的原则

e) 倾听的技巧

C. 沟通的策略二:理解对方的需求

a) 如何理解对方的需求

b) 同理心

c) 行为风格与沟通的关系

 

 

3)       习惯六:统合综效

A. 对待差异的态度

B. 寻求第三方变通的方案

C. 视频解析:修女也疯狂

D. 统合综效与团队合作

 

 

 

第四部分: 超越与合作的基础:螺旋上升的均衡发展策略

 

1)       习惯七:不断更新

A. 我们生活的时代以及时代的忠诚

B. 生命的轮盘

C. 关爱你的身体

D. 社交、情感更新

E. 心智更新

F. 心灵更新

G. 不断更新、螺旋上升的成长原则

 

 

第四部分: 课程总结

 

1)       以上的七个习惯需要我们经常反思

2)       七个习惯相辅相成

3)       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