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雁南飞
北雁南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84
  • 关注人气:1,7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2011-09-20 12:05:23)
分类: 教育园圃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一)三大目标:《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这种善性必须经过不断学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

2、“亲民”即“泛爱众而亲仁”。人不仅自己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朱熹将其改为“新民”,解释为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反映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教化思想。

3、“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八个步骤:《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也就是要对事物通过学习、观察、分析获得正确的认识。

“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即“修心养性”,也就是要做到不自欺,即使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严守各种道德规范;排除一切干扰,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到不偏不倚。

“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简评】尽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是这些思想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不论推己及人、感化育人,发扬人性光辉的远大抱负;还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始于足下的播火精神……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现在的“公务人员”,既需要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需要修身齐家的践行脚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