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道寻古

(2009-09-19 00:21:00)
标签:

杂谈

ALONG THE ROAD

偶得芬兰探险家马达汉1906-1908年西域考察的黑白照图片集,静静翻阅。从摄影技巧来看,手法都比较平实,但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状态却是独特的。马达汉于1906年受沙俄派遣,从中亚地区进入新疆,时而沿着边境线翻山越岭,时而溯源逐流,穿越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并曾勘察从阿克苏通过木扎尔特山口到固尔扎的线路,评估其军事价值。这条路线我和同事王鹏在2004年一同走过,五天的徒步确实艰辛,尤其在过木扎尔特冰川的时候,要用到冰镐和登山绳。从马达汉的老照片中,我看到百年前所采用的手法也几乎相同,要用斧头在冰面上砍出台阶。随着岁月的消逝,相当一部分硝酸银负片已经衰退而模糊,但仍能从画面中看清在混杂的冰峰中跋涉的队伍。

这条路线近年来成为新疆户外的热门路线——夏特古道。如今的户外探险,早已游离于政治、军事目的之外 ,更多作为探索自己内心的一种表达方式、寻求自身生活差异性的一种手段。驴友们戏称:“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但有些精神是可以越经千百年历史而为人类所共通的,那就是人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2009年,杂志与乌鲁木齐市登协合作推出了原创专题《桑株古道,穿越亚洲的忧伤之路》,这是首次有户外队伍探索这条高海拔古道。虽然乌鲁木齐发生了打砸抢烧的暴力事件,但队伍还是顺利出发,并走完了全程。近两个多月,新疆的网络一直不通,撰稿要求只能通过电话逐字念给作者。而发稿的那天,乌鲁木齐全城交通管制,作者骑摩托车穿过大半个市区,把存有文章和图片的U盘交给乘飞机往来于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的朋友带过来。希望新疆能尽早恢复安定团结,还想和哈萨克兄弟们一起策马奔腾在天山深处,饿了钻进毡房分食一块喷香的馕饼;也想继续和维吾尔族姐妹们在葡萄架下翩翩起舞,渴了共饮一杯酸甜的石榴汁。

西部的古道磅礴大气,东部的古道则婉约文气,历史把风雅的头衔赋予了浙东的唐诗之路,其精华路段就在新昌的谢公道。夏季我们为了制作古道的专题,深入新昌的古村落寻找唐诗之路的遗存。古道原先的路面已经留存不多了,很多路段被当地人铺上了水泥硬壳,因为他们觉得鹅卵石的表面走起来很不舒服。后人惟有从古风犹存的村镇,用心去体味诗词名篇的意韵。寻古探幽要趁早,趁其还没有变成外表被粉饰的伪古迹,趁其还带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


    2008年摄于浙东新昌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