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
1、燕居:闲居,闲暇无事。
2、申申如也:体貌舒畅而严整。可引申为:悠闲自在而不失敬。
3、夭夭如也:容色愉悦。可引申为,安而和。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此是以树木作譬:“大树干条直上,申申也;嫩枝轻盈妙婉,夭夭也。”
试译:
孔子闲暇的时候,看上去(申申如)悠闲自在;(夭夭如)容色和愉。
通解:
孔子勤于学,诲人不倦,忙;悯天怜人,叹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忧;有志不能伸,四处碰壁,落魄。
一般人若是如此,闲暇居家,心头估计不会清净,或窝一股邪火,或罩一团怨气,挤眉弄眼,烦躁不安,看什么都别扭。但孔子完全相反,他闲居时,那一肩沉甸甸的责任与万古的忧愁,似乎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申申如,夭夭如,一副轻松愉悦的样子,似乎心头除了一个“和”字,全无他事。
朱子《论语集注》引程子的话说:“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夫子为何闲居时轻松和愉,而用事时又担着沉重的忧愁呢?只因为夫子闲居时,是个小我,小我知天达命,乐道安居,无私事可忧;而用事时,是个大我,大我与天下苍生同呼吸共命运,时事败乱,礼崩乐坏,自然不能无忧。
故说:忧之夫子,为公也;乐之夫子,为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