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保是什么,老达保是一个村庄,一个什么村庄,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村庄。去看了,在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的深处,有这么一个拉祜族村寨。说实话,直到现在,在我的眼里,这个寨子的生活情态还比较贫穷和落后,还是带有很浓重的农耕文化色彩。同时,也或多或少能感受到这些年大山之外现代文明对这个古老山寨的辐射。
要知道,数年以前,老达保只是澜沧县大山深处一个拉祜族聚居的村民小组,寨子与外界的联系,就是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山道,交通工具有二:比牛还慢的拖拉机和双腿。寨子里的山民认识世界的途径很少,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则更少。
我们是从一家主流网站上查到老达保的讯息的,掐指一算,离开我们所住的景迈山帕岩冷山庄也就五十多公里山间石头路,越野车不算难开,就欣然前往了。这样算起来,作为一个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村寨,老达保已经有点名气了。
大妈在她边上的窗户口招呼我到她家里坐坐。
她跟我说了,老公在上海演出,这两天就要回家。说着,就要烧水给我喝。

雨天,来来往往的人都打着赤脚


这是一张帮困的证明
深深寄希望于下一代
听到孩子的哭声,想看个究竟

老达保之所以已经名声在外,是和这里村民能歌善舞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接纳分不开的。
在田埂边,在篝火前,传统音乐与舞蹈是他们表达自己的少数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很早以前,现代文明的脚步曾在此驻足,村民们学会了唱诗、多声部合唱,这又拓展了山民们的文艺表现形式。如今,全组有114户人家,473人,几乎都能歌善舞,其中能弹奏吉他的人就多达80%。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我跟这些乡民第一句话的交流其实就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您是从哪儿来啊?”“我是从上海来,”“我们这儿有好多人在上海呢。”“哦,在上海做什么呢?”“在上海演出,有60多人呢。我们还有40多人在普洱参加茶叶节的演出”“你们村一共才多少人,就有这么多人在外面演出那?”“还多呢,我们村能够参加演出的有200多人呢!”
很巧的事,在村口汽车站遇到准备到其它镇的演出人员
老达保乡民们的文艺演出看来是这个村寨最大的特色,又几乎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了。这又不得不说到一位姑娘,一位在老达保人心目中女神一般的姑娘——李娜倮。
李娜倮就是村里长大的一位83年出生的姑娘,2011年,李娜倮和小伙伴们以一曲《实在舍不得》,让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在现场流下眼泪。这是一首关于离别的歌,歌词很简单:“我会唱的调子像花儿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最怕的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呦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
陪着妈妈去演出
等车时在练习芦笙
这是一个目前还很贫穷和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然而,这里却充满了歌声,随处能够看到原生态的歌舞艺术,感受到这里善良淳朴的人情。站在村口远眺,这里也一派大自然的壮美。到这里来过的人相信会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祝他们的生活节节攀高,祝他们的歌舞享誉人间!真诚地祝福你——老达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