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风那个呼呼吹啊
北风那个呼呼吹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80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014-12-25 09:08:42)
标签:

杂谈

美图

浙江诸暨

千柱屋

斯姓人家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作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上周六,随民协故事组赴浙江诸暨采风。除了已经声名远播的西施故里、越文化发祥地和香榧产地外,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斯盛居的千柱屋。

   这是最典型的江南清代建筑,凝重古朴之中,带有徽居的某些特征。由八个四合院组合在一起,十个大天井,三十六个小天井,共有121间房间,1200多根柱子。不像私宅,倒像是一个村子。此屋深居山中。是有由斯姓先人斯元儒(1753—1822)建造,当时斯元儒已为巨富。虽为巨富,但却与当今一般概念上的“土豪”有所不同。在嘉庆年间就曾捐银万千以赈灾民,道光年间又以二千金首倡建举子赶考的考场等等,善举颇多。关键是他还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建千柱屋用于斯姓家人居住之外,还在数百米开外建笔峰书院,用于私塾教学,自此,斯家世代书声琅琅,书香四溢。斯家后代中,清代就出举人、知府、通判等十余人,逐步成为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近代,斯姓家人又于1905年创办了斯民小学,斯民小学由象山民塾发展而来,其前身就是斯民家塾。地址就在笔峰书院。当时,慕名入学者络绎不绝

     1919年新校舍落成,康有为题字“汉斯孝子祠”,规模之大为全县小学之冠。1915年至1929年的106名毕业生中,3人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40余人在各地大学毕业。

    百年来斯民小学人才辈出,载入中华名人大词典有中国古生物奠基人、学部委员斯行健,著名儿童教育家斯霞,国际焊接专家斯重遥。另外,史学家斯维至,国民党上将蒋鼎文,都先后在象山民塾,斯民小学读过书。斯民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有巴西石油巨富斯子林、台湾浙江同乡会名誉理事斯孝坤、私营企业家斯国勋等商界成功人士,有季英、斯梦飞、斯公才、斯杭生、斯张梅等学术界的精英,浙江武警政治部主任张建中、浙江日报《美术报》主编蔡景富等都为斯民校友。

     一座深居山中的私塾小学,竟然能够如此地潜心教学,培育了如此之多的栋梁之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吃惊的巍巍壮举。当然,与斯家关联的近代大文人还远不止这些,比如近代大文人,被女作家张爱玲爱得如痴如醉的汪伪宣传部副部长胡兰成就于1928年和1945年两次久居(都将近一年左右)斯宅千柱屋,当然,后来因与斯宅女眷发生感情纠纷才悻悻离去。

    好了,关于斯宅千柱屋的故事就此打住,大家一起看看老马在那里拍的那些个片片吧。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5】千柱屋的感觉有了吗?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6】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7】估计也是斯姓后人,晒太阳来了。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8】进得门去,所见就是这居中的客堂间。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9】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0】正门额镌“於斯为盛”四个篆体字,四周饰雕花卉人物,图案精美。“於斯为盛”是宋代书法家米元章所书之字,“惟楚有材,於斯为盛”见于湖南岳麓书院题匾,不过斯宅人用来作为斯宅的题匾,除原意外,更巧妙的是将斯姓镶嵌了进去。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1】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2】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3】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4】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5】此处约70%居住者仍为斯姓人家,因此,所拍的,估计是斯家的新一代又来到了世上。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6】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7】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8】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19】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0】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1】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2】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4】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5】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6】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7】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8】是否有点徽居风格?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29】往山坡上走三四百米,这就到了笔锋书屋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0】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1】笔锋书屋也有正房,这是否当年那些个调皮学生受训之处?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2】斯家先人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3】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4】在这里,是否能够感受到当年的娃娃们那整齐的朗读声?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5】光绪县志对斯家功名的记载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6】这是教室,呵呵,上课条件也是很美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能做到吗?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7】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8】笔峰书院外观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39】俺们又回到千柱屋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0】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1】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2】、木雕工艺随处可见,很是细腻动人。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3】不同历史的遗迹一并呈现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44】

                       千柱撑起了一个名门望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