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尾文化

(2011-02-12 21:52:12)
标签:

文化

车尾文化

         
                

      天天开车在马路上跑,堵堵停停是时时都会遇到的事。这时候就会无奈地呆看前面那辆车的车尾。开始没觉得有什么趣味,看着看着,却看出点道道来了:许多私家车都会用即时贴贴上对后车的告示,这些告示口气角度各不相同,用意却只有一个:告知后面的车别催、别赶,我慢是我的事,你想快你就变道。比如说最常见的,用的是一种博取同情的口气:“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或者用英文标上“BABY  IN  CAR”(车里有孩子)。这种告知很有礼貌,像是在客客气气打招呼,后面那个把方向盘的如果再冲着人家乱鸣喇叭催逼,倒显得自己没有素养了。还有一种,同样也是新手,但口气里明显多了一点强势:“至尊新手,擅长急刹,随时熄火”。看过当时心里就有点发闷,急刹车那是遇到紧急情况没办法才采取的措施,怎么还有擅长这一手的,还“随时熄火”?碰到这样的主,得,快点变道吧。有一种告示看上去是自嘲,但其实却内蕴着一种威慑力:“驾校除名,自学成才”,多谦虚啊。但你想想,在被驾校除名、没有本本的车手后面开车,你还能享受一点“平安和谐”吗?想都不敢想啊!

当然,车尾告示也不尽然都是客客气气或者铿锵有力的。我还看到过风花雪月型的,别有一番味道。比如“别吻我,我怕羞(修)”,“别追了,大姐已非单身”,“请别留恋妹,妹只会让你流泪”等等。问题是碰到这样的告知,我往往会不由自主变道、加速,赶上前去想看个究竟。然而结果一般都大失所望。所看到的往往是位胡子拉擦形象粗悍的男车手,跟娇羞可人的姐啊妹的浑身不搭界。

暗讽型的告示不太好理解,但想通了会觉得创意者水平蛮高。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两只猫的背影勾肩搭背,嘻嘎嘎地,嘴里在感叹:“哦哟,是大灰机哦.......”初始没看懂,后来觉悟了,那是在讽刺后面的车怎么快得跟“灰机”一样呢。明讽型的也不少:“我慢,我排量小;你快,你飞过去”。最最厉害的是张扬型的。比如:“撞上来吧,我正缺钱!”你想,谁会车开得好好的,愿意为前面那位不知长成啥样的车手送钱呢?更有的告示十二分的给力,将自己的车定位为坦克车了:“本车碰撞十次,战绩九胜一平”。

天天混在大上海的滚滚车流之中看别人的车尾,看着看着,不想倒看出一道文化风景来了。

 

(这是老马今年1月4日发表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的一篇短文,这是原稿,刊登时略有改动,意在博各位看客会心一笑。感谢一位叫做《青石无言》的新浪博友对小作做了很高的评价,颇多溢美之词,并自创了一组更见功力的概括,马某幸也。刚刚开博,还来不及现写,先弄几篇老文章垫垫底,献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