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线新场站】浦东祝桥、新场引进三甲级别大型医疗中心 郊区医务人员收入大幅提高

标签:
浦东16号线新场站光明中医院上海康复中心房产 |
分类: 浦东规划建设 |

(铁南注:浦东南部的医疗资源之前主要集中在原南汇区政府所在地惠南镇,而随着南部开发进程的加快,医疗资源也将越来越均等化的向医疗设施薄弱地区靠拢。祝桥医疗中心是合并了惠南镇上的两家二级医院——光明中医院和南华医院迁建至祝桥新镇,并将按照三甲级别医院建设硬件设施,同时引进优质三甲医院负责运营管理,这个引入医院很可能为中医方面有特长的曙光医院,相信这个新医院将大大改善祝桥航空城和机场自贸区的医疗条件。即将迁建的光明中医院此前就是有一定名气的老牌二甲中医院。按照原计划,光明中医院本应该迁建到位于黄路的“浦东客站大型居住区”内,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安排该大居的医疗配套。新场则引进了新区老年医院、浦东新区妇保所(即惠南镇上的原南汇区妇保所)等复合型医疗资源,其中老年医院将改名为“上海康复中心”,这意味着该医院将不再是仅针对老年患者的专科医院,而是向康复保健医院转型,也不应再有发展成“大型临终医院”可能性,建成后将成医疗康复保健方向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同时新场医疗中心增加了引进浦东新区妇保所的内容,重点服务新场及周边地区的妇婴人群,这一改变也体现了浦东新区对周边居民要求建设妇幼保健医院的重视,还不清楚妇保所会开设多少床位,如果按博主之前建议,最好把妇保所升级为“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南院”,位于金桥的浦妇幼目前有200多张床位(前身为川沙妇幼所,2003年从川沙迁建至金桥)。)
浦东医改:祝桥区域医疗中心要将光明中医医院、南华医院整体迁入并整合,引进上海三级医疗机构负责运营管理。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则是将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妇保所、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迁入。
早报记者 陈斯斯
今年,上海浦东新区将有祝桥区域医疗中心、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等一批卫生项目落地并推进,同时将对去农村基层工作的医生给予更大力度的奖励。
2014年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昨日召开,浦东卫生计生委主任孙晓明表示,今年将加大高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工作、推进城区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期望农村地区卫生优秀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偏远地区引进医疗资源
孙晓明表示,关于推进卫生资源科学合理、优化布局,今年有两个项目值得一提:一是祝桥区域医疗中心,二是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
祝桥区域医疗中心要将光明中医医院、南华医院整体迁入并整合,该项目计划将引进上海三级医疗机构负责其运营和管理,并参与三级医院的规划、设计、建设。而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则是将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妇保所、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迁入,同时设置120急救分站以及疾控分中心等。其中,老年医院将发展成为上海一流的康复医学机构“上海市康复医学中心”。
同时,今年浦东新区将重点保障东方医院改扩建、第七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新建等卫生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抓紧浦南医院综合楼、人民医院原病房大楼改造等一批在建项目。配合实施龙华医院浦东分院迁建和长征医院迁建项目。
扩大农村卫生人才奖金
孙晓明指出,近年来,由于新区人口的大量导入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影响,浦东农村地区卫生人才数量缺口大、质量明显低于城区,骨干人才招不进、留不住。
去年下半年以来,浦东新区决咨委牵头人保局和教育卫生部门成立课题组,通过走访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新区农村地区(偏远区域)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的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暂行办法》,简称“卫生八条”。
“卫生八条”的主打牌是计划实施农村卫生人才专项奖励,对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和其他临床医师等卫生人员。举个例子,参加规范化培训毕业的住院医师,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2013年测算年收入为7.5万元左右。
孙晓明表示:如果按照专项奖励方案,到城郊接合部工作的,年收入可提高到9.5万元;到一般农村工作,年收入可提高到12万元;到偏远农村工作的,年收入可达14.5万元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已经和新区二级医院的平均收入水平持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