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72e88327jw1em7aucfzdtj20u00i075r.jpg
拍完《让子弹飞》后,姜文几乎整整一年时间没有露面,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儿子。原来,姜文是带着孩子去“修行”了。姜文选择的修行地点是新疆。
 
姜文的父亲是军人,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于是铸就了姜文刚毅的性格。然而,姜文的两个儿子——姜太郎、姜次郎——却表现得分外娇弱。在家有长辈的宠溺,有专职保姆的服侍,个子与脾气成正比地增长。在家摔倒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而是嚎啕大哭,非要有人把他们搀扶起来,并且狠狠地对摔疼他们的地面报仇之后,才会破涕为笑。别看两个小家伙在家耀武扬威,一旦走出家门马上变成了大气儿都不敢喘的小白兔。
姜文性子急,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乎,他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带着两个儿子逃离闹市,去修行!
 
人物:父亲姜文、大儿子姜太郎、小儿子姜次郎。
地点:新疆阿克苏。
条件:土坯地面,墙壁裸露,老旧木家具,电器为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到达阿克苏的第三天,修行就开始了。
 
时间:早晨六点半。
 
姜文将两个孩子从美好的梦境中叫醒,拖出被窝后,套上了准备好的防寒运动衣,修行正式开始了。在庭院中,姜文一手拉一个,并且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走不动了爬!跑完一千米才能回家。
两个孩子只跑了两百米就不行了,剩下的八百米是连哭带闹地喘着气走完的。
好容易跑完后回到了屋子里,姜文端起早已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一人一碗,父亲做了表率,一口气喝光。两个小家伙也学着父亲的样子,一仰脖儿,将着怪味儿的羊奶喝了个底儿朝天。要知道,三天前,他们喝这怪味儿十足的羊奶时,第一口就吐了。
这才刚刚是到达阿克苏的第三天。
 
关于两个孩子的饮食,姜文是动了脑筋的。
没有了精心准备的“小皇帝营养餐”,取而代之的是当地的民族食物:菜类是手抓羊肉和大块儿牛肉,主食变成了糙米饭和馕,无公害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饮料是鲜牛奶,新鲜水果二十四小时敞开供应。
 
没有了专业的保姆,姜文将房间卫生也承包给了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两个小家伙负责叠被子,打扫房间,虽然怎么扫地上都是土。
 
姜文不会让两个孩子呆在屋子里发呆,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他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四处溜达,不开车,只步行。起初,两个小家伙走上几百米就叫苦连天,三个月后,三五千米的徒步行走那都不叫事儿。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两个小家伙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
 
半年后,姜文和两个孩子都变成了小黑煤球儿。
此时,姜文打电话邀请了十几位亲朋好友,亲友团在阿克苏租了六辆越野车,在专业向导的指引下,进行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穿越阿尔金山无人区的旅行。
当亲友们作为成年人都因为高原反应而气喘吁吁、头疼如裂、食不下咽、连续失眠时,姜文的两个儿子却精力充沛,如同吃了机灵豆儿一般,竟然还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将过滤后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来眉头都不皱地一饮而尽……一下子,小家伙们成为了两个扔在哪里都能放心,交给谁照顾都不用担心的“野孩子” 
 
起先还对姜文带着孩子奔赴新疆颇有偏见的亲友们全都没话说了——因为加起来才十岁的两个孩子,竟然比这帮大人还坚强。
姜文在最后说:如今的小孩儿,最缺乏的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绝对的财富!
 
好家伙,终于讲完了。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姜文带着孩子修行,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姜文严格遵守了《小学生守则》,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作为父亲,姜文并没有把孩子丢到各种补习班,而是严格遵守了《小学生守则》,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自己的,为什么要交给其他人去管教?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姜文真正动了脑筋,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案,并且亲力亲为。我想,若干年后,当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也为人父的时候,还会清晰地记得这段新疆阿克苏的“修行”。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姜文目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父亲,并不是有了孩子就算是父亲了,想做一名合格的父亲,还有数不尽的功课要做。
 
反观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借口无数。
借口一:“我太忙了,哪有时间教育孩子?”
竟然还恬不知耻地用反问语气,要知道,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遗憾,更何况如此高谈阔论的净是一些事业上表现平平的家长。即便是家长真的在忙自己的事业,我们也应该专门拿出时间和精力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呀!毕竟孩子是自己的。
 
借口二:“我们哪会这些题目呀?所以只能拜托辅导班来帮忙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是不会么,是懒得坐下来和孩子一起钻研吧!别说没时间,打麻将有时间吧,看电视剧有时间吧,出去吃饭喝酒有时间吧……,这些个借口根本站不住脚。作为家长,你自己都不愿坐下来思考问题,就别奢求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你所说的那样,乖乖地,坐在写字台前,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了。小学乃至初中的知识,根本谈不上复杂,任何一个正常智力的成年人都能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其搞透彻,不信,作为家长,可以试试,要知道,被孩子崇拜的感觉是很爽的,而且,还会上瘾。
 
借口三:“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吃过苦的,我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了。”
说出这样的话的家长都是二百五,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简直不明事理。看看姜文的观点吧:“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好多家长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背的滚瓜烂熟的也是这条道理,可是行动起来却南辕北辙,舍本逐末了。
 
拥有以上借口的家长们在精心培育着,不懂感恩与责任、自私、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爱慕虚荣、铺张浪费的一代新人。
 
如果我们吃过一种苦的东西,而后又尝到一种甜的味道,对于甜的感知是那样的深刻,那种幸福的感受久久地挥之不去,甚至在你的生命中扎下根去。而如果你整天能吃到这种甜甜的味道,即使这味道再
没有失去就不会珍惜,没有磨难就不会有深刻的记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