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高原上的蚁冢

标签:
埃托沙国家公园高原纳米比亚温得和克蚁冢 |
分类: 走遍世界 |

纳米比亚高原上的蚁冢(2018.3.16)
埃托沙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纳米布亚最著名的旅游点。
埃托沙国家公园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北面,两地相距420多公里。未去前地接就告诉我们,温得和克去埃托沙国家公园的B1公路,特别是C38公路都会穿过纳米比亚高原的蚁冢区。那里的蚁冢有几百平方公里,规模超乎你的想想。
蚁冢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蚂蚁,在地下筑巢时把泥土排到地面。成千上万蚂蚁,各叼一颗沙粒,川流不息地爬出地面,用唾液把沙粒垒起来。非洲蚂蚁无论是白、黑、红蚁,它们的唾液同沙粒混合后,都能变成最坚硬的“混凝土”,垒砌的蚁巢风吹不倒,雨浇不垮。而且,它们的建筑速度十分惊人,一米高的蚁冢,十几天就能建成。随着蚁群的增殖,蚁冢也会逐年逐月加高。
堆砌成塔状的蚂蚁窝,有点像坟冢,人们称其为蚁冢。
温得和克到埃托沙,地表多为红沙土,修筑这些蚁冢的蚂蚁也是一种红蚂蚁。
红蚂蚁食性杂,昆虫、草根、草籽、动物的尸体都是它们的美食。有一部纪录片描述了一头动物重伤后倒下,不到半天就被红蚂蚁吃得精光。










温得和克向北沿B1公路行驶250公里,到达奥奇瓦龙戈小镇,2010年人口是2.825万人。它是纳米比亚奥乔宗朱帕区的首府,海拔高度1460米,受半干旱气候影响,年平均降雨量457毫米。奥奇瓦龙戈有纳米比亚唯一的鳄鱼养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