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塔林港海事博物馆

标签:
爱沙尼亚二战海上兵器海事博物馆水上飞机码头塔林港 |
分类: 走遍世界 |

爱沙尼亚塔林水上飞机港口的海事博物馆(2016.8.25)
从芬兰湾地图可以清楚看出,芬兰的赫尔辛基和爱沙尼亚的塔林,一南一北扼守着俄罗斯圣彼得堡经芬兰湾的出海口。
俄罗斯从彼得大帝开始,一直推行扩张政策,塔林是梗在俄罗斯西扩水上通道的一根刺,它一定要把这根刺拔掉。另一方面,欧洲所有强国,为了把北极熊关在笼子里,也要占领爱沙尼亚。
13至17世纪,爱沙尼亚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占领;18世纪以后,沙俄占领爱沙尼亚长达2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爱沙尼亚于1918年2月24日宣布独立,第二天德国就占领了爱沙尼亚。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苏俄又趁机占领爱沙尼亚,直到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1940年6月16日,苏联再次出兵占领爱沙尼亚,7月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同年经“公民投票”爱沙尼亚并入苏联。
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事件爆发,爱沙尼亚8月20日宣布脱离苏联,恢复独立。1991年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沙尼亚为成员国。
特殊的地理位置,曲折的历史遭遇,不难理解一个130万人口的国家,在自己首都塔林的港口建立海事博物馆,露天展出那么多海事军用装备,有舰船,各种鱼雷、水雷、深海炸弹的用心了。
看着这些展品,就想起爱沙尼亚那些腥风血雨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