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维尔纽斯大教堂

标签:
波罗的海之路立陶宛首都苏德条约维尔纽斯维尔纽斯大教堂 |
分类: 走遍世界 |

立陶宛维尔纽斯大教堂(2016,08.21)
维尔纽斯大教堂,建于1387年,教堂因多次改建,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建筑风格。维尔纽斯大教堂一直是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最重要的教堂。
教堂正面山墙上立着三尊塑像,中间手举十字架的是圣安娜,其右是圣卡济米拉斯,其左是圣斯塔尼斯拉夫。大教堂旁是52米高的钟楼,内存17座钟表。维尔纽斯大教堂还保存着14世纪末哥特式水彩壁画,14-20世纪初教堂用具。教堂下面的地宫安葬着维陶塔斯大公和妻子,国王日吉蒙塔斯的两个妻子,保存着国王弗拉基斯拉夫的心脏。
苏联时期教堂被改为美术馆,立陶宛独立后恢复原貌。
立陶宛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200多万人参加的手拉手“波罗的海之路”和平示威,起点就在维尔纽斯大教堂广场。
波罗的海三国人民以这里为起点,手牵着手,组成穿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600公里人链,向全世界诉说: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
这次示威是波罗的海三国要求脱离苏联,实现民族独立的重要事件。示威6个月后,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

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手拉手组成跨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波罗的海之路”600公里人链和平示威示意图
前一篇:从捷克到立陶宛
后一篇:格季米纳斯山眺望维尔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