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久

标签:
杂谈藏族旺久朋友旅游 |
分类: 人物故事 |
旺久全名次仁旺久,英语导游,23岁。我们在西藏旅游期间,他一直陪同,相处很好。用他的话说,已经成了远房亲戚。
在西藏旅游期间,我们大部分时间住在拉萨金蕃大酒店,酒店是旺久提前为我们预订的。
酒店一楼大堂买旅游商品的小伙子,还有院里停车场几个保安,都是20岁左右的藏族小伙子。他们尽职尽责,热情诚恳,面带微笑,很有礼貌。这种修养可能与他们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关。
在西藏,像拉萨这样的地方,80后出生的孩子基本完成9年义务教育,他们熟练掌握双语(藏语和汉语)。由于国家支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文化素养较高。
西藏的公路和有人值守的公共场所停车场都不收费,不像内地,什么都要钱。
可能西藏受到的污染较小,藏族的青年人给人的感觉诚恳有礼,对人尊重,诚实友善。旺久就是这样。
每一次出游用餐,旺久总是客气礼让。可能因为他是导游,我们是游客。
有一次他邀我们到他家吃饭,旺久妈妈特意为我们做了藏餐。主食是藏族人最喜欢的牦牛肉土豆咖喱米饭。饭菜上齐后,旺久站在一边,没有入座。妈妈从厨房出来,看见了,让他先陪我们用餐。他微笑着对我们说,叔叔阿姨吃吧!妈妈没吃,我等一下。和同行的同学吕大哥说到这件事,吕大哥说他家在北京,胡同里有些家庭生活艰难,老人领到退休金,儿子就回来要钱。父母说没钱,儿子就说,“不是刚领了退休金吗?”
旺久有一个幸福的家。父亲搞运输,哥哥在内地上大学,他从旅游学校毕业后做导游。妈妈没工作,在家里给他们做饭。但父亲两年前突然去世,妈妈就很孤独。哥哥毕业后在部队,他平时有时间就回家陪妈妈,让妈妈开心。
有时他很想父亲,晚上念经祷告后,就一个人躲在佛堂内,偷偷看手机里父亲生前和他们在一起的录像。还不敢让妈妈知道,怕她伤心。
旺久在拉萨长大,从没出过西藏。西藏旅游结束,我们开车回陕西,就带着他到咸阳。他小姨的孩子在西藏民族学院上学,西藏民族学院在咸阳。
路上他说很担心小姨的病情。妈妈说小姨住院做阑尾炎手术,后来他才知道并非这样。他很担心,万一小姨有个三长两短,妈妈家里就没亲人了,她会更孤独。
车子出昆仑山口,刚驶入格尔木,旺久看到戈壁滩问,这就是平原?我们说这是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戈壁滩。这里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植物稀少。
到了兰州,他望着车窗外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楼,突然对我们说,这些高楼可以跳伞。我们笑了,不知他看见高楼怎么就联想到跳伞?
在路上,旺久妈妈打电话,一再叮嘱旺久回来时让我们把他送上火车。
在咸阳,旺久提出可不可以带他到我们农村老家去看看,我们说可以啊。他去了,看到家里来了一个藏族小伙子,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带他去我们县城转,做了一桌丰盛的陕西饭菜招待他。我们把家里院子的石榴、柿子摘下来,让他带回西藏。
国庆期间,旺久在咸阳西藏民族学院和他高中时的同学,还有他姨姨的孩子玩了几天,回西藏了。


旺久和我们在阿里地区扎达县古格王朝遗址



旺久和我们在扎什伦布寺

旺久和我们在纳木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