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龙山水库坝顶的路边(背景是商洛市区)
2011年3月12日吃完早饭从十堰驱车约220公里到商洛,见老段同学刘少鸿,刘丽同学吴德平、曾志海、马素芳。刘丽老同学三十年不见,见了不亦乐乎!
12日中午11点半到商洛,吴德平在沪陕高速商洛出口接我们下榻商洛药监对面的锦都国际酒店。稍作休息,与吴德平一家、曾志海夫妇、马素芳一家、刘少鸿夫妇及母校黄老师一起去吃午饭。下午一同去二龙山水库游玩。二龙山水库位于商洛市城区西北部,丹江上游,距市中心4公里。水库大坝高63.7米。总库容8000万立方米,最大水面
5490亩。平均水域面积3420亩,库区海拔高度720-1300米,年平均气温12.6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720毫米,水库控制丹江上游流域面积
965平方公里。由于二龙山水库地处历史上闻名的“仙娥溪”,故库区又称仙娥湖,早在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文人墨客不远千里跋涉来此吟诗放舟、游览观光,并从那时起,该处已成为古都长安的旅游胜地。
在仙娥湖景区的农家乐吃完晚饭后一起看了商洛市区夜景,主要看了丹江公园和金凤山景区。横贯商洛市区的丹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上游。丹江公园于2010年9月正式建成,重现了商州“丹水绕城”的历史景观。丹江公园总面积64.1万平方米,长约6公里,形成了丹水为裙、长堤为带、白玉为栏、卵石为道、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区新景。我们在丹鹤楼的一角和楼边的“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公益广告牌前留了影。座落在商洛市区北面的金凤山,在夜晚是繁星密布,灯火通明,我们在金凤山望江楼的一角集体合了影,晚上约十点半回到酒店。
13日上午在刘少鸿家聊天,吃完午饭后与志海夫妇、素芳沿陕沪高速去了丹凤县棣(di
)花镇——贾平凹的故乡,参观了标志宋金分界的“二郎庙”。二郎庙位于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的棣花镇贾塬村。庙建于金大安三年(1211年)距今有七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宗史、高宗本纪》载,秦桧曾“割商界给金”,到金大安三年(1211年)为立标志界,遂于棣花东街筑“二郎庙”。建筑溶金汉艺术于一炉,为金汉艺术之后壁。历代曾经五次修茸,但至今古风犹存。二郎庙为砖木结构,顶为歇山转角式(五脊四坡),全覆琉璃瓦。庙东有一建筑完全相同的关帝庙,是商洛市境内最古的建筑。
接着又到了丹凤县商镇,参观了商山四晧及碑林,在哪里了解到了秦朝四皓隐居商山的故事。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lu)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为躲避秦王朝的暴政而隐居商山,采食商芝,栖身洞穴,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称“商山四皓”。西汉建立,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遭拒绝。但当刘邦要废掉太子刘嬴之时,四皓又出山帮助刘嬴,挽救皇权于动荡之中。当太子刘赢称帝后,要封四皓高官时,他们却又婉言谢绝,重新又回到商山,继续过起了清贫的隐居生活。
再下来又沿312国道到了丹凤县城(龙驹寨),参观了船帮会馆,又名明王宫、平浪宫。会馆面临丹江、背靠凤冠山,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龙驹寨自古是“北通秦晋,南结吴楚”的交通要冲,久有水旱码头称誉。而此地因丹江水运优势船帮势力很大,众水手和搬运工每运一仵货物都从中提取三个铜钱聚资建馆,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建起这座宏伟壮观的会馆,以供帮员食宿、聚会、娱乐之用。其戏楼的建筑风格既有北方的雄伟又有南方的纤秀,色彩浓烈,建筑华丽,工艺精湛,堪称一绝,被当地人称为“花庙”。其上彩龙雄踞、高山河谷,点点江帆,亭台楼阁,车马仪仗,鸟兽虫鱼,树木花草,人物雕像无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因会馆内供着汉水水神,以祈求神灵保护风平浪静、船行安全,故又称平浪宫。
晚7时返回商洛市区吃晚饭,边吃边聊一直到晚11时才结束。14日上午10时离开商洛市区回咸阳老家。

关帝庙后俯视仙娥湖的四龙戏珠景观
二龙山水库坝底(背景二龙山水库大坝)

通往关帝庙的台阶

二龙山水库坝底(背景二龙山水库大坝,坝面字“仙娥湖”)


丹江公园

丹江坝堤赏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