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名人吴阿顺励志杂谈 |
分类: 高球人物系列 |
高球人物:吴阿顺——水稻田里走出来的冠军
吴阿顺
国籍:中国
生日:1985年6月22日
出生地:福建漳州
学球年龄:十六岁
转入职业:2008年
所属球会:上海浦东汤臣高尔夫俱乐部
荣誉:
2005年中国业余巡回赛上海站、东莞站冠军
2005年香港公众球场国际公开赛冠军
2006年中国业巡赛中山长江站冠军
2006年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高尔夫项目个人冠军和团体冠军
2012年日本男子高尔夫巡回赛冠军
出身平凡的农村小子
2001年,当台湾教练宋明峰在一名漳州当地企业家的赞助支持下,准备动身去福建漳州挑选一批农村小子做高尔夫小球手的时候,他未必会想到十一年之后,他会创造历史,带领出首位赢得国际职业巡回赛的中国男球手。
2001年的福建漳州尚且落后,宋明峰来到此地之后开始着手挑选工作,一番挑选下来,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吴阿顺正式进入了宋明峰的账下学习。这位出身于漳州市芗城区西洋坪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的少年,连同其父母都对高尔夫一无所知。所有的一切对其而言既新奇又有趣,学习起来也艰难无比。不同的是,许多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自小就接触这项运动,而当时的吴阿顺已经十六岁了,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对于其家庭和他本人而言,选择一个陌生的发展方向便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水稻田里的练习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考虑后吴阿顺最终决定选择高尔夫。
如果去细读一下历史上著名的高尔夫明星,会发现他们拥有着许多令人艳羡的先天因素:出色的个人天赋、强大的团队支持、优越的练习条件……,加上他们本人的勤奋和良好的机遇,才会造就他们闪耀历史的出色成绩。但恐怕高尔夫历史上没有一位球手和吴阿顺一样,是从水稻田里的练习开始起步的。
真正的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年轻的吴阿顺开始每天跟教练宋明峰反反复复练习上杆、下杆、收杆动作。缺乏场地,只能在九龙江水稻田里以及河边的沙滩上练习。异常枯燥和辛苦乏味的练习长达6年时光,但年轻的吴阿顺最终坚持下来,并且出色地掌握了高尔夫运动的技术和打牢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初出茅庐锋芒展露
经过漫长的基础练习和准备后,时年20岁的小伙吴阿顺正式出道。2005年,吴阿顺开始正式启动业余巡回赛的征程。连续赢得了中国业巡赛上海站和东莞站的冠军,同时还在香港公众球场公开赛上获得冠军。
一年之后,吴阿顺继续在业巡赛赛场上突飞猛进,收获中山长江站冠军,并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为福建摘得了个人和团体两枚重要奖牌,并成功加入国家队。至此,吴阿顺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正式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高尔夫球手。
转战职业联赛
2006年,在业巡赛上取得不俗成绩之后,吴阿顺正式以业余球手的身份代表国家队参加多哈亚运会。如果继续保留业余资格,2010年他还可以代表国家队参加广州亚运会。但教练宋明峰和吴阿顺商量后,都认为在此之后,应该向更高的地方发展,他本人也更希望在职业赛场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于是,2007年吴阿顺开始向亚洲职业巡回赛进军。职业联赛高手云集,难度增加不少,吴阿顺赌的并不轻松。2008年初,在经过一场又一场艰苦比赛后,吴阿顺终于取得了亚巡赛职业资格,成了一名职业高球手。并在2009年3月份在茨城举办的高尔夫日巡赛最后一阶段的资格考试中,经过6天马拉松式的艰苦考验,终于凭借低于标准杆12杆的稳定发挥获得第七名的成绩顺利获得参加日巡赛的资格,这为以后夺冠立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经过3年的磨练后,在日巡赛上吴阿顺的成绩越来越好,并在2012年9月9日终于打破历史,击败了日本本土选手池田勇太拿下了日巡赛的冠军,填补了国内男子在国际大赛上冠军的空白。
阿顺的感恩
日巡赛夺冠之后,吴阿顺马上在他微博里感谢了支持他的人们以及企业,包括他的教练宋明峰、同是日巡赛参赛选手的好友梁文冲以及赞助商等。
当年出身于农村的小伙如今已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高尔夫球手,成为众人羡慕的中国高尔夫明星。独特的成长经历让吴阿顺更懂得知恩图报,2011年吴阿顺和教练宋明风再一次回到当年出发的地方漳州,在市领导和芗城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奔波于各所中学,希望能从中挑选一些心怀梦想的好苗子,好好培养,让漳州出更多优秀的高尔夫球手和更多的冠军,为家乡争光。
展望里约奥运会
2010年高尔夫球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后,许多高球选手开始有了更高的目标:身披国旗为国家在奥运会上夺取更好的成绩,入选国家队后的吴阿顺也不例外。相信不久之后的里约奥运会,我们将看到身披国家战袍的吴阿顺在果岭上激情挥杆,也期待更多的中国高球选手的身影和吴阿顺一起出现在国际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