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满足未来广电数据中心网络的解决方案
如上所述,满足未来广电数据中心网络的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三个特点:高弹性的无阻塞网络、大二层和虚拟机感知的网络、开放的智能网络。
高弹性无阻塞的网络
- 高弹性:一方面体现在网络架构可以支撑超大规模的服务器数量,提供更高的服务器集群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体现网络可以支撑未来跨四代服务器的平滑演进,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 无阻塞:考虑维护性和扩展性,业界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两层架构(接入+核心)搭建无阻塞的胖树网络,无阻塞的网络架构支撑云时代的企业东西流量占主导的流量模型。
可以看出,构建高弹性无阻塞网络的设备,尤其是核心交换机,需要提供更高的处理能力,平滑的演进能力,线速的转发能力。
大二层和虚拟机感知的网络
与位置无关的服务器/VM的部署以及VM的热迁移,可以更灵活迅速地完成业务部署发放,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但传统的二层STP协议存在收敛慢、 范围小、链路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云数据中心的诉求,必须通过新的协议实现大二层网络。针对各类新的协议而言,基于CT的方案(TRILL/SPB)相比IT的方案(VxLAN/NVGRE)的成熟度更高一些。基于CT的方案来构建大二层网络需要考虑L3网关ARP的规格和处理能力的问题,而基于IT的方案则面临网络跟系统管理维护界面不清晰,对不支持VxLAN/NVGRE的物理服务器还需要考虑通过VxLAN/VNGRE网关接入等一些问题。
VM的移动性导致数据中心由静态网络变为动态网络,VM的相关网络配置需要随着VM的迁移而动态迁移,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具备虚拟机感知的能力。网络对虚拟机的感知方案分为带内和带外两种方式。
带内方式借鉴手机的随路信令的原理,在IEEE 802.1Qbg标准中定义VDP(VSI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Protocol)协议在接入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带内协议感知VM的创建和迁移。而带外方式则通过nCenter(VM网络资源调度中心, 负责VM物理网络策略自动迁移功能)调用虚拟化管理软件vCenter提供的API感知VM,因为vCenter知道VM的创建和迁移的确切信息。带内方式的802.1Qbg标准还未正式发布,另外需要服务器支持802.1Qbg VDP协议。而带外方式则由于不同厂家的vCenter提供的API都是不同的,需要nCenter分别进行适配。具体选择何种大二层和虚拟机感知的网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开放的智能网络
传统网络的封闭性,不足以支撑面对海量用户业务的快速变化。只有通过构建开放的网络架构,使得网络资源对业务应用可视化,并且网络资源能跟业务应用进行智能联动,才能大幅提升网络的灵活性,满足行业的诉求。这需要业务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的API接口,通过Openflow/SDN接口,把网络的能力,如转发路径、QoS能力、流量监控、安全控制等开放给上层应用平台。通过对开放网络的灵活编程控制,重新定义网络的行为,从而使得网络更好的服务于业务。

华为公司最新发布的Cloud Fabri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下一代CloudEngine 12800/6800/5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为载体,在高弹性无阻塞的网络方案、大二层和虚拟感知的网络方案以及开放的智能网络方案上进行创新和规划,能很好的满足未来云数据中心的诉求。
(来源:Cnii)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