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人】爱拼才会赢

(2014-11-07 18:01:02)
标签:

杂谈

【华为人】爱拼才会赢

Khoo Nee Teck是南太地区部企业业务的一名本地产品经理,2011年年初加入华为,此前已经在企业市场工作多年,对这个“圈子”非常熟悉,也是南太企业业务最早的员工之一。谈到华为、谈到企业业务,千里之遥都可以感受到Khoo的热情和活力,说的中文还带着浓厚闽南口音,有一刻真的让大家忘记了他是本地员工。

铆劲进华为

Khoo是马来西亚华裔移民的第三代,爷爷辈就开始从闽南迁徙到当地,讲中文、识汉字让他比一般人更加关注华为。

此前十几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成为企业业务领域的咨询专家,加之担任过某友商金牌代理的网络顾问,他精通数通网络全系列产品架构,对于移动园区、数据中心及IP/MPLS骨干网设计与部署,有丰富的经验,是当地热门的ICT人才。

2011年初,听说华为要进入企业业务市场了,Khoo闯五关斩六将,从容加入。华为在运营商市场的强劲势头和迅猛发展,让他觉得这是一家“做大事”的公司。更为吸引他的是,华为可以提供区域业务拓展的机会,这对于三十出头、铆足劲向前冲的小伙子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擦出新火花

如果要问是什么让初来乍到的Khoo印象最深,那一定是“变化”。Khoo刚加入时,企业业务正处于拓展期,刚从运营商转身的华为人,很难避免用“老路子”来做企业业务,铁三角、蜂群这些在运营商业务中用得多的词,在新生的企业业务团队里也用得不少。Khoo一方面期待这种新玩法能在企业业务市场上擦出新火花,另一方面也有些担忧。

与其在摸索中焦灼,不如参与到变化中。Khoo从第三方角度,看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以前他在代理商做方案时,是结合所有产品一起做方案,而华为更多是圈自己的产品。于是, Khoo凭借他6年和南太客户接触的经验和人脉,以及对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主动尝试和主管沟通,分析市场形势,寻找市场策略,并挖掘市场的可行性措施。这和主管的想法不谋而合,主管也放手让他参与到端到端项目的运作中,让合作伙伴真正参与进来,这让他对自己、对华为更有信心了。

技多不压身

“多学一些,自己就会更丰富,学多了不吃亏,技多不压身”,Khoo常对自己说。从小就喜欢“爱拼才会赢”的他乐呵呵地如职场新人一般快速学习。

2013年年初,由于澳大利亚有传输项目,这一块的业务人员倾巢出动去支持,地区部就安排员工回国培训,Khoo积极报名。他之前主要接触的是数通、安全产品,对IP这块比较了解,现在通过培训和自学,对IT、UC、传输、接入等技术都有全面的了解,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成为团队的“能人”。

另外,Khoo特别关注在项目中实现自我价值。2013年传输培训之后,他就主动要求去菲律宾支持国家电网的传输项目。Khoo的专业和认真,让原来对他信心不足的菲律宾同事频频点赞,顺利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虽然这个项目不大,但也是经过重重竞争所得,我非常兴奋,起码我做了一个非数通的项目,而且成功了,还学到了很多一线项目运作的经验”,Khoo激动地说。

离客户更近

作为一名本地员工,在企业业务这个强本地化属性的业务中,有着天然优势。比如Khoo在支撑印尼的项目中,他可以和印尼客户顺畅沟通,用本地语言讲产品培训,沟通效率就高很多。此外,要做好一个市场,就要和客户跑得近,经常沟通。Khoo除了平时和客户谈工作,还要有其他的话题。如果一见到客户就只知道要项目,客户就会觉得不舒服,这也是这个业务本地化属性强的原因之一。

Khoo也成为了他的朋友了解华为的一扇窗口,越来越多人关注华为、关注企业业务的发展。华为,已然成为他们沟通的热门话题。

“我是做技术的,对企业业务市场的产品和硬件设计都很熟悉,我觉得华为的技术是没问题的,单比硬件的可靠度和性能,不输任何一个厂家,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Khoo对企业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他个人而言,沉下心来学习新技术,让自己具备多产品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是他的首要目标。未来,他愿意深入一线,用自己的本地化优势帮助客户更深入挖掘需求,在华为企业业务开启自己职业的新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