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儿“被保温箱烤焦”不实新闻事件中的一位外行医生

(2013-07-23 19:48:28)
标签:

ssss

泉州新生儿烤死

媒体

科普

杂谈

作为医生,首先对在这个世界上呆了仅仅12天的新生儿表示遗憾和同情。其次,对于新生儿“被保温箱烤焦”的奇葩新闻、个别不良媒体和大V的激烈转评、不知情的公众的万千唾骂、真相明朗后媒体和大V一如既往地选择性耳聋,也不想多说。但是今天手术顺利提前结束,于是想把自己作为医生在这件事情上的作为过滤一遍,作为七月流火的北京记忆。

718,网友转给了我一条关于泉州新生儿被温箱烤焦的微博,图片让人不寒而栗!其实我当时就怀疑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即SSSS,作为医生也是听说过,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这是皮肤科的病,我不敢贸然发言,静等相关专家解释;另一方面,我也不懂电器原理,前几天刚听过过一空中乘务员因充电时打电话被电死的新闻,所以也觉得这种情况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当时觉得,即便真是温箱故障,也和网民们大肆开骂的医德和良心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医务人员主观上并不想发生事故。当然要追责,但担责者或许是医院质检人员或者生产厂家,而非一线医护。

于是,我回复如下:“如果是真的,毁了一个家庭,责任者一定会被严究。如果是假新闻,又成功挑起了大众的仇医情绪,挑起者和被挑起者不会道歉,也无人追究”。不幸的是,一些大的媒体也陆续报道了泉州新生儿疑似烤焦的新闻,报道并非完全中立,具有偏向性…..

719,看到@午后雨林 的微博,说泉州质检部门鉴定婴儿保温箱符合标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零星的关于4S感染的科普微博。于是评论如下:“媒体甚至是大媒体、普通公众多关注烤焦的新闻,对新闻背后的真实不愿关注。即使真相出来了,人们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问一下媒体,新闻的快和准到底哪个更重要?”。当然,没有大媒体回应。

720,听到@中国之声 的新闻,认为沸沸扬扬的泉州新生儿被温箱烤死的新闻可能不实。我感慨如下:….这其实在意料之中,普通公众和大V们对不实的道听途说的消息的转发和评论的激烈,也在意料之中。但没有意料到的是,几家大媒体又一如既往地跟风!缝肛门、八毛们、火灾门……一桩桩让医护人员流汗又流泪的报道,您不羞愧吗?

721,在回京的途中从朋友圈的微信中看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应该是对这个事件最详细地解读,真相基本上出来了。到家之后,我将这一微信贴到博客中,但追溯不到原文作者。于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的表述,我自作主张地贴了出来,并在文首和文末注明。因为并非正规刊物,无法说出诸如请原文作者速与我联系,酌致稿酬等官话。但我想作者看到后,也许会和我联系。

随后,我自我转评:“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后来遭到网友痛扁,但写的时候真的没有觉得有贬义,只是想表达没有相关知识的意思)也能成为力量!即使是医生,也隔行如隔山。这就是我为什么最初从直觉上不相信,但也说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的原因。普通公众、公知和大V们,我们一起学习!”

意料之外但也有些意料之中,这条晚上8点半发出的微博,一个小时之内被转发了近千次,第二天更是排24小时热门微博第二。感谢@财经网 @中国之声长悦 @北京日报 @辽沈晚晚报 等个人或者媒体的转发。但是,那几个我不敢说出来的、对于烤焦新闻转发和评论很起劲的大媒体,即使有诸多网友艾特他们,也选择了忽略。同时,我也就更想等待原文作者出现,但是居然没有。

722,有网友评论我的微博,说我的文章是抄袭的。于是开始斗嘴,但这是一次最有建设性和最开心的斗嘴,因为这让我终于知道的原文的出处,说来源于人人网“医者在途”的文章。

由于多半是手机刷博,我打不开人人网的页面,又因事情太多,就暂时搁下了。今天两台手术之间等候时,终于有时间用一会儿电脑(可惜或者说所幸医院电脑不让上微博)。于是上人人网“医者在途“的主页,准备与原文作者交流,但系统说只有成为人人网的用户才能评论。临时注册,然后评论,不幸的是,不论如何也评论不成功。于是,只好仓促发了条博客进行说明和解释,声明若得不到同意,则立即删除长微博。

博客文章转发到微博后,终于得到医者在途的新浪微博@蛋蛋蛋炒饭hd 的转载许可,非常感谢。

本来记完流水账就完了,但我还有如下的话想说:

版权很重要,原创很艰苦。我自认为我做幻灯片精美绝伦,当博士研究生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导师的幻灯片都是我做。有一次,老师发现,某同行讲课用的幻灯片就是他的,只是改了个名字!同事中有位微博达人,见到有趣的东西就发到自己的微博中,但不说出处,我曾善意提醒过几次。我是一个很注重版权的人,但由于急于想让公众了解想知识,于是也犯了错误----即使卷首文末有说明,也并不能表明就是征得了作者的同意。

隔行如隔山,说话请谨慎。即使当了医生20多年,我对所谓的4S的前世今生也不了解,更何况没有医学知识的人。所以,个别媒体、个别大V和公知,在编发或者评论与医学有关的新闻时,请找您的医生朋友顾问参考一下。因为你们一张嘴出错,就有千百个粉丝跟着你出错。请善用你的发言权,请善待你的粉丝,请善待医学和医生。医学是关于人自身的科学,是最复杂的学科之一。不管同意不同意,在目前的国外和以前的国内,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学医。一般理工科的学制4-5年,医学院是6-8…..

一桩是一桩,不要太牵强。某些不明真相、不懂得医学知识的公众或者愤青跟着大V和媒体激烈辱骂医生护士后,即使后来知道了真相,也会说就要谴责医院和医护,因为医疗界太黑暗,所以就该被骂。我承认,医疗界的确有黑暗,有害群之马。但请相信,大多数医生和护士都是普通人、都是正常人。而且,即使听到医护被杀被打被骂的事很伤心,医生也并不会在看门诊做手术时迁怒于无辜患者。不迁怒,不二过,请就事论事。

不是第一次,绝非告别演。我悲观地认为,这次新生儿被烤焦的奇葩新闻,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有类似的奇葩新闻出炉。只是我乐观地认为,在一次次地被医闹、个别当事人、个别媒体,个别大V利用后,公众们会越来越多独立思考,也许激愤情绪不至于一点就着。

科普很辛苦,SCI才王道。我一直认为,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互信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普及医学知识。个人认为,科学工作者分为两类,大多数是探索奥秘,发现真理,转化应用。一小部分是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使国民的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在此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将会事半功倍。

我今年试图转型,科普工作很多,这对于公众了解与妇科肿瘤有关的医学知识当然很好,但这基本不算工作量,不被认可。唯有SCI科技论文,才是王道。所以,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也得去SCI去了。尽管我的很多原创科普比某些SCI文章的价值高很多,但是,生在体制内,就得守规矩。希望国家能像重视科学研究一样重视科学普及,也是我的中国梦之一。

  (这篇文章的转发不会过千,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却是一段颇有价值的梳理。另外,写完这篇文章才回家,又将得到一顿痛批,预料之中,虚心接受,屡教不改!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