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及纠正
(2011-03-23 13:03:38)
标签:
育儿宋体倾听一年级认识闹钟 |
分类: 小学生作业辅导 |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小学的起步阶段,他们在学习时常见的不良习惯有两个:
、课前准备
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具,并整齐摆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安静地等待教师。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经常忘带学习用品的要转告其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另外,要求学生课间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课前个人私事要办妥,比如喝水,上厕所等,不能在课上因此类事情影响正常听课。
二、良好坐姿的培养
小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学习的,包括听讲、看书、写作业。一天之中在校坐的时间相当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坐姿,对于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他们来说,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而且影响到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班上确实有个别学生因为长期坐不端正,导致身体发育不良,需要校正身体。学生的不良坐姿要及时提醒,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要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会回答:“请坐端!”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提醒。
三、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对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
2、让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要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作业中经常出现一些因为不认真、粗心造成的错误,比如没看清题目要求、抄错数、看错运算符号、忘记写单位名称等等,这些错误都是因为不认真而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错误。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可让学生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2、认真计算
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学生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
3、检查改错
在作业中有错误是难免的,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应让学生对一些判断、选择、改错等类型题进行训练,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每当作业本、测验题发下来以后,都应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勤思好问习惯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小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爱动脑,所以你的想法很巧妙”、 “你很善于倾听”、 “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小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小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放开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怕问题太多影响教学进度。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对胆小不敢发言的小学生要多鼓励。这也是在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总之,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渗透到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在每天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耐心培养。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从中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