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的压力

(2011-02-11 21:07:55)
标签:

一辈子

家庭生活

洒脱

四十不惑

祸起萧墙

休闲

分类: 随波逐流
和同事聊天,谈起了生活的压力。

这段时间,父亲住院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在前两天做了前列腺切除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毕竟是要在床上躺一星期。动手术的时间越近,父亲的表现越显紧张。据医生说,在手术室里,父亲一度紧张至手脚战抖,心脏狂跳,不得不打针来缓解。

我在想,人都活了一辈子了,咋就越老越怕死的呢?许多人年轻时激昂青春、敢于奉献,甚至生命。那是偏执吧,以为所谓理想、真理、义气比生命要重,所以做出了错误判断。想起张艺谋的《活着》,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社会一员,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六六·心术》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大爷在医院里拍片诊断被告知为癌症晚期,只有半年的命,不用治疗了。老大爷是自己走进医院,后被家人抬回家的,三个月内病逝。后来医生来了,说拿错片子了,老大爷得的只是一般的病···人就是被吓死的!如果没有极度生的渴望,就不会有极度死的恐惧。同样有一些目不识丁的农村老人面对死的进逼时,却处置泰然,豁达的心胸让人肃然起敬。难道是生活的艰辛,家庭的被负担让他感到死是一种解脱?

人就是人,有看不透的偏执也有放得开的洒脱。那天,我对母亲说,人能活多久呢?记得千禧年时我去看姥姥,感觉身体还不错,长命百岁应没问题。但半年内,老人去世了,享年97岁。记得办理后事后的一天,请妈、二姨二姨父、表舅舅妈等吃饭,我在马路的一边看见他们7个老人过马路,我还笑着说,你们7个人加起来都快五百岁了。现在呢,二姨父也去年去了,而当时我仍然觉得他身体很好的呀。想想,人还能活多久?或许,对姥姥应该为她半年半年的谋划生命周期,毕竟97了;二姨父千禧年时76岁,原也可以十年规划。人有了规划,有了目标,剩下的日子是不是就会更有意义了呢。妈现在71了,还有几个十年?你说你不可能有一个十年了。设想一下,如果就一年呢,这一年的日子你怎样过呢,好好想想吧。珍惜,就会让你的日子倍感充实。

照看父亲一天。晚上回到家,儿子的咳嗽重了。于是带他去了趟小区门诊。喷喉时,我没忘带上书给儿子讲故事。现在想想,这就是人到中年的生活吧,上下兼顾——是生活的压力。如果说人尚未成年就遭遇到生活压力,或许就会把思想的幼苗给压弯了。目前在我看来,这视乎只是在应对生活的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象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突发事件,动动脑筋就处理了。就象昨天,下午回到家就赶紧策划晚上看音乐会的事:给儿子洗澡、选衣服、督促吃饭、开车来回。原本以为完满的一天,在回到家后,喝了半杯红酒···电话来了。细妹脚崴了···考虑到即将国庆回兴宁的种种不便,我就去接她回来。酒驾的担心,与疲劳的眼皮对抗,来回3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凌晨2点安全回家。

我觉得来自生活的压力并非这些。四十不惑,表现在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在生活中,顺理成章的接过父母的担子(或是自动挑起自己小家庭的重担),敢于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这都是一个中年人的经历。想起三个和尚的故事。对一个和尚来说担子是重的,却生活得舒坦。两个和尚共同分担,本应是坚固的、稳定的、和谐的,没有处理不了的事情,而结果却刚好相反。一篇文章说贤妻良母的悲剧就是一老妈子,从“公主”变成“保姆”,而对方就从奴隶到将军。结论是:如今的陈世美越来越多,某种程度是惯出来的,埋头做“贤妻”的结果就是最终被抛弃。两个和尚的矛盾,是他们都想做方丈。家庭不需要第三个和尚!

祸起萧墙。生活的真正压力是内在的纷争。看不透的,摆不平的,理不清的原动力是在家庭这个集体里,缺失了集体主义本位。在家庭生活中个人利己主义思想泛滥,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意味着个人少干活,多享受;少担责任,多享权力;少尽义务,多享权利。这样,家庭不和,纷争不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