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形似舰,
穿行青山绿水间,
傥骆古道必争地,
秦岭第一美名传。
注:船形古镇,傥骆古道,飞瀑流泉,秦岭四宝,被誉为“北方的丽江”,“秦岭第一镇”。
华阳古镇历史悠久,始于秦晋,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傥骆古道),古代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经济政治重镇。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古华阳县县城墙残垣轮廓尚在,宋元时期的华阳镇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文武官员衙门,客栈,当铺,酒楼,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600多米300余间为主体的明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是深山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
P1
华阳古镇正门牌楼

P2
与正门垂直的石板大街,两边都是客栈、饭店、酒楼、茶肆

P3 大街一侧的土产商店

P4 特产作坊

P5
古镇的南面是名声遐迩的傥骆古道。汉代开拓的傥骆古道横穿华阳境内,是历史上长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多条古道中最快捷、也最为险峻的一条。唐时盛极,傥骆道成为官道,商贾仕宦多走此路,途中遍布亭站馆舍。

P6
后建的牌楼面阔约10米,中间可通卡车

P7
牌楼的西南方建有一个影壁墙,墙上嵌有“正德厚生”楷书

P8
古镇依山傍水,三山对峙,两水环绕并交汇于镇前。山上建有凉亭,居高临下,鸟瞰全镇

P9 石桥边的水车

P10
酉河边的凉亭,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P11 沿河鳞次栉比的明清老宅

P12 居民面水而居,非常宜人

P13
镇中人口很少,显得十分幽静

P14
不时有朱鹮飞过,为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

P15
新建成的三孔拱形廊桥,造型古朴、美观实用

P16
河对岸新建的双层歇山顶建筑叫得意阁。它是在老得意阁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有一座圆式三层阁楼,名曰得意阁,雕梁画柱,华丽壮观,是古时渡桥观山的好地方,也是过往商旅迎来送往、文人雅阁呤诗互答的好地方

P17古镇流水环绕,民居错落有致,质朴大方,酉水上游东西两河在古镇前交汇,

P18
此舞台所在位置是船头广场,舞台后面便是船头,也是环绕华阳古镇的东西两条河水的汇合处,合流后名为酉水
P19 酉水河正在加固中的堤岸

P20
西水河上的华阳风雨桥:始建于2009年6月,2001年7月28日特大洪灾被毁,2012年元月动工重建。新风雨桥,全长63米。桩基础,重力式桥墩,轻型桥台,连续箱梁。桥面以上为仿古牌楼廊坊式结构,总投资420万元,2013年5月竣工。

P21 风雨桥的上游河道景色

P22 风雨桥的下游河道景色

P23 沿西河沿的古街,门板式建筑

P24 红灯高挂,排列整齐

P25 精心打造旅游景区,宣传很到位

P26 国宝朱鹮

P27
国宝熊猫

P28 国宝金丝猴和羚牛

P29
长青华阳景区大门,来华阳的路上看到,但是没拍到

P30
此龙吟峡飞瀑流泉景点,前一篇博文已经介绍过

P31
华阳镇纵贯两条长街,前街长600米,后街长约三百米,此为后街

P32
后街大多是客栈,住宿价格很便宜

P33
农家乐式的,老房子翻建的,里面很整洁干净

P34 也有二层的客栈 ,条件更好一些

P35 这是镇中心的古戏楼坝广场

P36
修建于清代初期的古戏楼,高约8米,长约15米,宽约12米,平面呈长方形上下两层,楼顶施灰筒瓦,四角起翘,有风铃。面阔3间,屏风摺扇形,后台通间。底层高1.5米,至上木板覆盖,楼檐深1.4米,山脊向内收约1.2米,每逢节庆日,人们在此聚集,敲锣打鼓,台上唱起秦腔名曲。戏楼前的这片广场群众称其为“戏楼坝”,是华阳人进行文娱活动和物资交流的地方

P37 后街通往前街的巷道

P38 回到了前街傥骆古道牌坊处

P39 华阳牌坊内大街是我们住的地方

P40 客栈的前面是景区乘车地点

P41
古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舟,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道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古镇的八大盛景

欢迎您光临快乐的关山月的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