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独库公路1062公里处左拐就到。出库车县城后,沿独库公路北行约60多公里处,亦即往巴音布鲁克方向,行程约90分钟。交通不便,包出租车前往,亦可与克孜尔千佛洞联一线同游。
提前一天,与旅游公司预约好,司机准时来酒店接待。司机是一位来自四川在库车已工作多年并结婚生子的女子,友善健谈,驾驶技术非常娴熟,在迂回曲折的路上盘旋。一路上,她不但是司机,还身兼导游。
关于天山神秘大峡谷的详细资料,在此不作介绍了,网络可查。

迎着朝阳,在前往大峡谷的独库公路上,眼前的景物,写满了苍凉。由库车前往大峡谷的这一段独库公路的路况一般,最险的一段曾在《新疆行四:由北疆进入南疆,风景各自精彩》一文已作介绍,在此就不再叙述。

大峡谷的售票处及入口,司机就在门口等着。


沿着蜿蜓曲折的山路进入峡谷,步步佳景,人走景移。越往峡谷的深处走去,山势越陡峭,峡谷就越狭窄。
这儿的阳光格外的猛烈,真让人不好受。

大峡谷的深处,那条弯曲的小路渐渐不见了。

蓦然而觉,人原来是这么的渺小!




这两位来自当地的游客,算是“同道中人”,彼此都爱“玩”。我们一起边行边摄,直至峡谷的尽头,山体的坍塌之处才分开。
行走于路上,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人,相遇就是缘。一个淡淡的微笑,一次简单的挥挥手,一声无关紧要的祝福,没有伤感的道别。最后,随着时间的飘远,而渐次淡化了回忆,直至什么也忘记了。
新疆之行,相遇是缘,这个“缘”字,让我体会至深。我与两位同是爱好旅游的女子的相遇,不是一个“缘”就能解释。我们邂逅于布尔津往魔鬼城的大巴上,最后于喀什的第四次再度相遇。每次分别之时,彼此都不知道各自下一站的目的地,就这样的分别于在四座相距甚远的城市相遇了。
在库车的火车站候车室内,在拥挤的人群中,第三次不期而遇。候车室面积很小,但场很乱,恰遇一些装扮像当地的乘客在争吵,幸而警察及时制止,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件。别看这候车室只容纳不到两百人,但警察却不少。与她们短暂的相逢后,又一次分别。我乘12点多的火车,而她们比我更晚,凌晨差不多2点的火车。最后,我在喀什的马路边等出租车的时候,很意外的再次与她们重逢。短暂的问候后,又再道别,没有留下彼此任何的联系方式。世界有时候觉得很大,有时候,真的觉得又很少。



圣泉池形成于唐,与阿文石窟同年代。它孕育了当年峡谷居住的佛教徒,成就了千佛洞这一文化瑰宝。
圣泉池的泉水尊称为圣水。清澈甘甜,终年不枯。圣泉池的轮廓极观音菩萨。相传唐代众多虔诚求子心切的成年女子,饮用此水,求菩萨保佑,早生贵子,以圆此梦。






前面因雨后而造成山体坍塌,而无法进行余下的旅程,最后,按原路返回入口处(大峡谷本就只有一个出、入口,别无它处)。图中的美女,好像是一位导游,,她在告诉她的团友,此路已无法越过。


距谷口1.4公里处,绝壁悬崖之上,壁画丹青的千佛洞遗址,唐代佛教石窟——阿艾石窟。阿艾石窟离地面约40米,正壁绘一幅无量寿经变图,描绘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生活。石窟内的壁画内容反映的是大乘佛教思想,其内容庞杂,呈现多元信仰倾向。就文字记载和绘画艺术而言,在古西域地区已发现的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实属罕见。
阿艾石窟在1999年5月被来自这里采药的阿格乡维族青年阿布来提.买买提偶然发现。



前面不远处就是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洞窟内的壁画,是严禁摄影,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相机,都得存于临时寄放点,有警察与工作人员共同管理。由天山神秘大峡谷前往克孜尔千佛洞的路上,需要接受警察检查,核对证件。
景区内原则上最好是请的讲解员,他们会为你打开每一个所需要参观洞窟的门,并给你作一个详细的讲解。否则,面对洞窟内的壁画,很多人都是看不出个所以来的。即使不请导游,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有义务,随你一同参观那些已开放给游人的洞窟,只是不作讲解罢了。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乡明屋塔格山木札尔河北岸悬崖上。西距库车约73公里,东距拜城县67公里,但不通公交车,只能包车前往。
克孜尔千佛洞,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石窟。石窟分成两部分,一为供僧侣拜佛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另一为供僧侣居住和坐禅的毗诃罗窟。现对外开放参观的一部分,就是图片中的石窟。
由于洋盗贼疯狂的掠窃,破坏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整体美,留下惊世遗憾。一位西方学者感叹,这里的每一种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在这里即使随便捡块瓦片,都比美国的历史长。
详细资料不作介绍了,网络可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