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2013-04-27 23:34:09)
标签:

行走河南

朱仙镇

岳庙

清真寺

旅行

分类: 山水行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七点,司机按预约的时间准点来到酒店,一同前往朱仙镇。

     在前往朱仙镇的路上,过往的车辆甚少。天空仿如没从梦中醒来,阴阴沉沉,雾霾茫茫。司机把车速放得很慢,然后,边为我讲解有关于朱仙镇的人文历史。司机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后定居开封市区。但他父母依然在朱仙镇生活,过着简朴却充实的田园生活,无法融入到城市中去。
     天色渐亮,雾霾稀薄。天气依然彻骨的寒冷,庙前鲜有人往来。北方的冬天,总显得如此的冷清,萧条。
     司机把电话留了给我,然后,我独自到处走走看看。

 

     朱仙镇作为我国四大名镇之一,若与佛山、景德镇相比,她真的只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小镇而已。说起朱仙镇,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岳飞。历史上的朱仙镇,是一个古战场,岳家军曾在此与金兵展开的一场战役。

     最不忍,回眸宋朝的历史,使人的心情变得沉重。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此将金兵杀得大败,残兵最后逃回了开封城内。

    岳飞正准备向开封进军之时,却接到命令撤兵。宋高宗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竟连下了12道金牌,勒令岳飞马上撤兵。眼看就要收复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土地,但皇令却不能违。岳飞悲愤填膺,流泪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在《宋史。岳飞列传》有所记录。

 
     最后,岳飞被宋高宗、秦桧诬陷成谋反之罪收入狱中。秦桧在案件毫无证据而又害怕夜长梦多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将岳飞杀害。岳飞曾希望,待收复中原故土后,就将二帝迎回京厥。若将二帝迎归,宋高宗不但会陷于极度难堪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连自己皇位也难保。岳飞的做法,已经犯了宋高宗的大忌。
     宋金和议,南宋皇帝向金国俯首称‘臣’,在这个宋金和议条款中,宋帝要求运回宋徽宗的棺椁,而不是要求送回依然还生存着的哥哥宋钦宗。
     岳飞死后的同年,宋金又订下了投降式的绍兴和议。

 

     文征明在《满江红》的词中,道出了宋高宗为何如此信赖于秦桧,为何要签订下和金议和的条约,为何在岳飞即将大功告成之秋,而将之杀害,放弃了收复故土,而恭顺服从于金国,俯首称臣。 

    文征明的《满江红》: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圻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抗金将领若杀退金兵,收复失地后,必然会将宋徽宗与钦宗二帝迎回,这是宋高宗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徽钦二帝被金所掳,在所有朝代中,写下了从没有过的屈辱历史,北宋从此走向灭亡。

     宋高宗赵构成为了南宋的第一代皇帝,徽宗的第九子,亦即是钦宗的弟弟。新帝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在抗金将领即将收复失地之时,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把岳飞处死。

     岳飞死后21年,宋孝宗才下令为岳飞平反昭雪。但为尊者讳,先帝不能有错,秦桧等人自然就成了害死岳飞的替罪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跨入岳飞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背着大门,用铁铸成的跪像。正中的是秦桧,其左边是王氏。

     与岳庙为邻的是关帝庙,始建于明1527年,又称山西会馆,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社址。朱仙“八大景”的“如楼春秋”、“铁杆栖凤”均在关帝庙内。

     参观完“二庙”,由正门对面的街道,步行若10分钟,至镇上的清真寺。清真寺曾是岳飞大战金兵临时的元帅府。

     北方的冬天,真让人难受。景物一片萧条,满目苍茫。路旁点点残雪,行人稀少,店铺大门紧闭。我边行边东张西望,冷冰冰的手,几乎麻木了,照片没拍几张。若非多个小心眼,就与清真寺擦肩而过。清真寺的后门,并不惹人注目。后门庭院冷清,百花凋残,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静放在后门的那副棺材,应属于回族的。

    若大的寺内就唯我一人,寂寥清静。清真寺是当地居民做礼拜的地方。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岳庙)

 

    朱仙镇是回民聚居的之地,位于开封市南约20公里处,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为我国的四大名商埠重镇。

    朱仙镇是战国时期朱亥的故里。朱亥,最鼎盛的时期,是明末清初。提到朱仙镇,不得不说一下,历史上的亡国君后蜀后主孟昶。孟昶绝对是一个才子,博学多才,尊儒尚道,通诗词歌赋,他首创了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联。孟昶统治的前期,还算是一个明君,致力于治理国家。但后期,孟昶沉迷于所谓的房中术,生活穷奢极侈,最后,皇位被宋太祖取而代之,终导致亡国。当年他被俘后,放住在朱仙镇,在此,他首创了对联。朱仙镇新春成了对联的起源地。

    朱仙镇亦是木版水印年画发源地,它产生于唐代,盛于明清时期。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到朱仙镇,岳庙,是不能错过的地方。岳庙座落于朱仙镇的北隅,建于1478年。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与岳庙一墙之隔的是关帝庙,始建于1527年,又称山西会馆。其实,关帝庙还真的没啥好看的,顺道看看还没什么所谓。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千年古寺清真寺,始建于北宋太宗时期,后重修于清1744年。寺内至今仍保存着河南省最完整的阿拉伯文碑,实为罕见。它是记载了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也见证着朱仙镇由辉煌到没落的苍桑历史。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清真寺的正门

   寺前门上悬挂的木制品上书写的《未雨先知》、《至教真源》等。关于其详细资料,流云懒作介绍。另外,寺内还有一棵相传与岳飞有关的千年槐树。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清真寺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清真寺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清真寺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行走河南:开封的前世与今生(二)---朱仙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