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
新疆之行,由北至南疆,一路走来,旖旎风光一路伴随。
新疆占中国面积的六份之一,景点很分散,点与点之间,相距很远。交通也不便,有些地方,根本不通车,只能租车或自驾游前往。而我,却没选择随团或自驾游包车游走南、北疆。一路走来,当中的辛酸冷暖自知。
第一、二天:先飞往乌鲁木齐,连夜坐长途卧铺大巴去布尔津。(在《行走新疆,走进喀纳斯梦幻的童话世界里》一文已写)
第三天中午,由喀纳斯,坐顺路车,前往禾木。很幸运,在一餐馆午饭之时,邂逅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彼此三言两语后,就已成了不折不扣的朋友。
他们一行十人,彼此通过网络结识,相约新疆之行,在新疆包了一辆面包车,车随人行。他们之中,恰好有两位女背包客是来自广东,彼此蓦然而生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之感。我可以看出她们此行玩得并不愉快,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他们人多,彼此的意见分歧太大。
从喀纳斯到禾木,大部分为山路,路况还算可以,行程约1小时40分。(喀纳斯贾登峪有班车至和木,但车次较少,客满才发车,也可与他人合租小轿车前往,一般四人就发车)
中午时份抵达禾木售票处,换乘景区的旅游观光车,约45分钟,才到禾木古村落。禾木景区门票60元、旅游观光车费100元、古村落维护费20元。观光车的费用,流云总觉得其收取偏高。
禾木古村落是图瓦人集中居住之地,是中国仅存三个图瓦人村落之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这村庄现在大概100来户人家,哈萨克族和图瓦人大约各点一半。在村内食、宿不成问题。而今村庄里的原有居民,大都已搬出,把房子租了出去。
由于错过了由村庄内发往布尔津的最后一班客车,与别的游客同租一辆小轿车至布尔津,费用也不比客车高多少。禾木村发往布尔津的班车上、下午各一趟,分别是:10:00、16:00,准点发车,不必等客满,车费60元,全程约170多公里,4个半小时左右。
深夜返回布尔津,晚饭已成了夜宵。刚进入布尔津市区,竟刮起狂风,四处尘土飞扬,草树东倒西歪。在黑夜里,忽然觉得特别的恐怖。我的手机耳机在这场风中给不小心弄丢了。
(由布尔津至乌尔禾的217国道)
第四天,由布尔津客运站坐最早班9点,发往克拉玛依的客车,中途在乌尔禾下车。布尔津发往克拉玛依班车只有上午的09:00、10:00两班,车况良好,全程317公里。到乌尔禾224公里,行程4小时30分。这次差点坐不了这班车,由于是旺季,这些乘客大多是提前了至少一天购票,而我却是即走即购票,还算是运气好点,竟购得最后一票。
在车上,偶然认识了邻坐俩位来自广东的自由女散客。她们轻装上阵,所携带的行李比我还轻盈。
客车上,很多都是当地人,真正的是游客却没几个。有幸在路上与她们相遇、相伴一程,也是一种缘份吧。
12:30分,到达乌尔禾,客车并没有驶进客运站,而是在半路上把我们扔在路边,但也没所谓了,反正已进了乌尔禾最热闹的区域内。

(烈日下的魔鬼城,人影也不多见一个)
我们一起午餐,然后,共同包出租车,前往魔鬼城。只需约15分钟的车程,便抵达魔鬼城景区。烈日当空、朵朵白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半点不感觉它传闻中的可怕。
进入魔鬼城最好的时间是傍晚20:00以后,我不想多呆一天,所以没选择傍晚时份进入魔鬼城。
司机是一位当地人,非常之热情耐心,还兼职了我们的向导,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魔鬼城。车随人行,随魔鬼城围绕了一个大圈子,大门票与区间车费也省了。

参观完魔鬼城后,与她们一起包出租车至克拉玛依客运站,若100公里,120元左右,1小30分左右。司机是一位四川人,在克拉玛依工作、定居已多年,非常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面积9500平方公里。克拉玛依系维语“黑油”的译音,曾是我国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
现在克拉玛依已是北疆一座时尚的石油工业新城。沿途的戈壁滩上,可见很多开采石油的机器在不停运作,抽取地下的石油,还有那些来回不断的运输石油的大货车。
我们一路上谈笑风生,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转眼即逝。
抵达客运站,恰好赶上末班18:00的客车发往奎屯,车费33元,150公里左右,行程2小时20分,路况一般,沿途可观茫茫无际的大漠风光。

20:20分抵达奎屯客运站,竟遇上当地举办什么啤酒节,很多稍好的酒店,房间已满。
在客运站,与她们轻轻一声道别后,不留任何的联系方式,不问下一站的目的地,相笑过后,匆匆擦肩而过,彼此成了一个过客,也许相逢无期,也许下一站再相遇。
我在大街上,溜达到22:30后才入住酒店,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了。

第五天清晨6点多,天仍未完全发亮,窗外的路灯依然闪着昏黄的灯光。我收拾好行李,继续踏上未完的旅途。
酒店离客运站不远,步行10分钟便可。由于时间尚早,我买到了首班8:00发往伊宁的班车,途经清水河,价钱89元。每天共有5班车至伊宁,全程约7小时,451公里。到清水河5小时,车况良好,沿途风光让人赏心悦目。

在前往伊宁的高速公路上,是双向四车道,路况良好,景色迷人。
往前一公里处,就是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有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而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长期以来还有着湖怪、湖心风洞、漩涡和湖底磁场等传说。
提示: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都在这里举行,到时,方圆数百里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会从四面八方齐聚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赛里木湖湖面平静广阔,湖畔绿草肥美,毡房稀疏,风光秀丽。

在美丽的寨里木湖畔,马、牛、羊散落在无际的草地上。

湖心岛


过了赛里木湖,果子沟就会以最美的姿态,展现于眼前。若一不留神,就会错过了神奇的大自然的景观。
由奎屯至清水河的路上,5个多小时的行程,我的眼睛一直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一刻也不舍得休息。有时候,沿途的风光更胜于那些景点的风光。
刚过了赛里木湖,果子沟就出其不意地呈现于眼前。
果子沟又称塔勒奇沟,全长28公里,是312国道的一段,因山沟内遍布野生苹果而得名。它纵贯北天山,是乌鲁木齐至伊犁的必经之路,其风光让人赞叹不已。

出了果子沟高速公路收费站,还有30多公里的路就可到达清水河。
客车在清水河客运站前落客,简单的午餐后,由客运站对面马路,乘坐当地小型中巴,至霍尔果斯口岸,车费8元,客满即走。这种小型中巴破破旧旧,幸好路程不远,才19公里左右,但行驶了40分钟才抵达霍尔果斯口岸的客运站。半路设有边检站,核对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但司机与卫兵一声招呼后,就放行了,不用作什么检查。
由客运站可步行或坐5元当地的出租车,前往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18世纪末,俄国商人自发与我国伊犁地区发展民间贸易。1881年,《伊犁条约》使它成了中俄正式的通商口岸。1962年基本关闭,1983年再恢复对苏贸易,霍尔果斯首先开通。现在是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开放的一级通商口岸,也是目前中哈两国开放的最大公路口岸,1992年起对第三国开放。以霍尔果斯河为界河,中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相距只有1公里多。
如果需要去参观口岸的那块界碑,要购买门票30元,其实看了也没啥意义。建议,最好带上护照,就不用购买30元的门票,但要办理出、入境的手续。如不是到哈萨克斯坦旅游的话,没必要这样的折腾。

由霍尔果斯口岸客运站,乘坐发往伊宁的客车,至惠远古城路口下车,行程约1小时15分,车费15元,客满即走,最晚点的一班车是19:30分。
下车后,在路口等待入城的车辆。不到5分钟,一辆载有一家三口的三轮机动车,迎面而来。那是一对被太阳长期晒得黝黑的夫妻,还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虽然,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匆匆过客的陌生人,但他们对我却是非常友善与热情。听说我准备进城,毫不犹如的招呼我坐他们的车,偏要送我一程。
路虽然不远,也就只有三、四公里左右,但当中的情义,足让我感动良久。临别之时,我没什么可以相送给小孩子的礼物,甚至连吃的也没有,就给了点钱孩子,可这对纯朴的夫妻,却执意拒收。
这是一座很古朴、历史文化比较深厚的古城,不进入钟鼓楼(15元门票)和林则徐故居参观(联票60元)的话,是不收取大门的的门票。站在钟鼓楼上,古城的整个面貌,尽收眼底下,一目了然。
惠远是伊犁将军驻地和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屯兵4000多人。达官贵人,谪臣名士,外国使节,歌女优令,商贾小贩曾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居民。谪居惠远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邓廷桢,诗人洪亮吉、地理学家徐松等。
在这座古城内,在钟鼓楼正西200米处,还有一座伊犁将军府,只要凭有效证件,便可免费参观,还有讲解员免费为游客作府内的详细讲解。
惠远古城位于霍城县惠远镇境内,离伊宁市约30公里,行程1小时。在古城钟楼的附近,设有中巴或小轿车,载客到伊宁,客满即走,交通方便。中巴8元,小轿车15元。

到达伊宁市区,办理好入住酒店的手续后,已是20:00点,太阳依然高挂在半空中,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
把行李往房间一放,不作任何的稍休,就马上出门,坐出租车直奔伊犁河大桥,观看伊犁河两岸的风光。
伊犁有新、旧两座大桥。新桥的建筑比旧桥壮观而又美丽,一样可观看日出日落的伊犁河风光。
伊犁河古称亦列水,发源于天山西段,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汇流而成,流过伊犁河谷,往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
20:30分拍下了这张照片,阳光晒在身上,还是感觉热乎乎的,但不出汗,这是气候干燥的原因吧。
独自个漫步伊犁桥上,凭栏远眺,凝望着桥下缓缓而过的流水。那一刻,蓦然生出浅浅的落寞之感。

太阳已渐渐西下,在河面上、桥上,洒下最后一缕金色的光芒。这时已是21:45分,桥上的游人或民众开始渐多,而我却已把伊犁桥,走了一个来回,又回到始点。
直至太阳最后一缕光隐没之时,路灯已纷纷亮起,伊宁的黑夜在22:10分已真正降临,我才不舍地离开。
回到市区,闲逛了一会,才想起那顿可有可无的晚餐。在新疆,我有时把水果当作了晚餐。本想这顿晚餐也选择哈密瓜,因为它很甜又新鲜,才两块多一公斤。
但当我路过一个夜市的时候,那诱人的香味,让人是无法拒绝。此时都已23:00点,搞不清是夜宵还是晚餐了,在这里吃的都是当地的市民,我也混了进去,假装一下当地的人吧,因为我当时的衣着打扮还真挺像维族的。若是平时,我还真吃不习惯街边的食物,不但不干净,还有那种环境,都让人不适应。
进入伊宁,我是明显感觉到这里比布尔津这些北疆的地方,多了不少警察巡逻,警车也常在身边驶过。不知道置身于安全的地方,还是危险的地方。后来在库车、喀什等地,所遇到的警察、警车巡逻更多,连进酒店的第一道大门,也要过安检,还要随时接受开包检查。
(流云在此非常感谢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流云的新疆之行才如此完满进行,直至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