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淡若流云-
淡若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95
  • 关注人气:3,3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绍兴行:雨中游东湖

(2012-04-22 14:40:49)
标签:

绍兴

东湖

秦桥

霞川桥

江南雨

分类: 山水行

浙江绍兴行:雨中游东湖

     几次绍兴行,总与雨结缘。

    参观完鲁迅故居,拖着行李,伫立红绿灯下,徘徊。惘然若失地凝视着眼前一闪而过的行人,绝尘而去的车辆,蓦然不知,自己该往哪一方走。

    天色渐次阴暗低沉,乍晴欲雨,寒风倏起,吹起一地尘沙。江南的雨,总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悠悠飘然而至。雨水柔情吻脸,薄凉沁心。

    一辆出租车,在身边嘎然而止。犹豫之间,匆然上了车。司机询问我要去的目的地,我竟一时语失,茫然不知自己想去哪儿。顺手翻开地图,东湖,跃然入目。每次绍兴,总与东湖擦肩而过,它的名字,虽久闻之,却毫无雅兴。呼伦湖,曾经在最美的季节中,端详过她那绝美芳容,站在辽阔无涯的湖畔,心,莫名颤动。纳木错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湖,当我梦想成真地投入她的怀抱时,尽管高原反应带来身体极度的不适,心,除了兴奋、震憾,更多的是感动。

 

    司机是地道当地人,与之攀谈中,不知不觉,已到东湖正门前。

    验过票,穿越一道长长的游廊、亭子,红艳艳的灯笼,在呼呼的北风中左右摆动,摇落的水珠向四周散去。

    蒙蒙茸茸的细雨,丝丝绵绵,轻柔无声。伞,懒得撑开,纵情,与雨共舞,别有情致。

    路上,人影稀疏,尤显寂静清幽。寒冷雨天,有多少人会如此雅兴来漫游东湖呢!

    查看东湖的地图与介绍,获知。东湖,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湖,小得让我曾不把它放在眼内。未涉足前,令人不敢置信它会是浙江省内的三大名湖之一。浙江,我只认西湖,虽多次漫步湖畔,领略过她一年四季的美姿。然,惜字近乎吝啬。

    跨过高高的揽月桥,寻着伟人留下的足迹,沿河边慢慢往前行。进入陶园门,眼前呈现数艘乌蓬船,一字排开,有序停满小湖内。掌舵的老人,安然无聊地攀谈或静休,客人早已不知何处去。昔日繁忙热闹的场面,被寒风冷雨濯去无踪。

浙江绍兴行:雨中游东湖
    

    东湖,婉若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文雅柔丽。我选择了步行,欣赏湖两岸的景色。坐乌蓬船的雅兴,此刻,无影无踪。     

    过了陶园门,已进入了东湖景区内。沿着围墙边石板小径,孑然而行。路边挂满了一排排鲜艳夺目的大红灯笼,点缀东湖,添了几分新年喜庆、几分初春的色彩。初春,树木凋零,满目萧条,唯独,沿路而植的纤纤细竹,绽放出眩眸的翠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气息。

     

 

墙外的河流与墙内湖泊,并肩而行,相依相随。往前而行,两扇不同形象的门,横跨眼前,颇具特色、精致。石门仅连一名为“搜奇”的圆型的门,两门相连,仅隔几米。穿越两门,别有洞天,仿似置身另一个世界之中。若大的人工水塘,跳入眼帘。翘首仰视,一座如屏的高山,削壁千仞,山峰突兀,欲与天试比高。低首俯视,湖水荡漾着山影、桥影、树影、船影、人影,影影绰绰、淡然模糊。这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美,美得飘飘渺渺、美得如在梦中、美得如在画里。 

 

    东湖,原只是一座青石山,是经过无数的石工们,用一双双的手,历千百年后,才织就一幅旖旎的湖光山色图。    

     江南的雨,尽显缠绵,时而柔情万缕,时而粗犷豪放。漫游东湖,有雨水相伴,足已。曾经,与两位女伴,驱车同游,无锡太湖畔,一样的季节,一样的雨水天。而今,变了的是情怀,变了的是心境。

    风雨愈来愈大,落在湖中,涟漪潋滟。落在路面,溅起白茫茫的水花,把裤脚、鞋子弄得彻底湿透,薄凉溢满全身。江南的雨水天,觉得特别的湿冷,让人又爱又恨。湖畔杨柳,只剩光秃秃的垂枝,无力在寒风雨中摇曳。冬眠已过,草木渐醒,不久,这里又将是另一种景致。

    雾雨霏霏,云烟氤氲,天地万物婉如披上了一层薄纱轻绸,那山、那湖,若隐若现,如虚如幻。独自陶醉,倒也怡然。喜欢听雨、看雨的感觉,尤爱岭南的雨。

 

    信步而行至,一座横跨湖面两岸的拱桥,以柔美的姿态,展现于眼前。据说,这座取名为“秦桥”的拱桥,与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有着关。两千多年前,秦桥因秦始皇东巡南下时,曾在箬篑山下停车喂马而得此名。两边是三孔平桥,拾级而上,迈过十四级,迎着风雨站在桥中央,心境,豁然开朗、惬意舒畅。

   由远而近,驶来一艘、两艘乌蓬小船。。。船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谈笑风生,听不清说什么,只闻笑声、橹声、雨声,交织一起,如一首动听的乐曲。这是一个随团而行的游客,有二十多人,浩浩荡荡,从桥下冉冉穿行而过,留下一道道水波微澜,向四周散去,慢慢,与雨水融为一体,了无踪影。

 

 浙江绍兴行:雨中游东湖

   

    与秦桥相距仅数米之遥,是一座简洁轻灵的霞川桥。“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这刻划在桥两侧的一对楹联,把东湖的秀丽山水风光浓缩于联里。站在桥中央,视野无限,触及之处皆景,轻按快门,一幅幅朦胧的山水风光画尽收眼底。忽闻,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歌声,从对岸掠过湖面,随风飘来。巡歌声寻去,一位袅袅婷婷的江南女子,站立湖畔一亭榭之中,身穿粉艳艳的衣裳,长发飘逸。妩娜的身姿与绿波相映,美不可言。

    一曲而终,东湖回归恬静,三三两两的游人,渐次散去。行至小亭,欲稍歇片刻。雨水仿似落入心中,薄衫挡不住彻骨的寒冷。风声在耳畔响起,忽变得多了几分狰狞。

 

    步过霞川桥,无需寻寻觅觅,仅数米外,闻说中的仙桃洞,出其不意地展现眼前。这经无数石工们,历尽多少艰辛、多少风雨,开采而成的绝壁悬崖,湛深的水塘,造就了今天如此奇特的岩洞,不得不令人心生感叹。

    最后,就以郭沫若曾游东湖时,留下的诗歌来草草结束此文:“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

    暮色苍然,沿路返回出口处,与东湖作别。也许,从此不重来。心,涌起几分不舍、几分缱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