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停歇歇的风雨,一路伴随着江南行。
再次走进乌镇,没有刻意的安排,竟与两年前的同月同日同一时刻。我拖着轻盈的行李,满心清澈飘逸,走进了夜色中的乌镇,走进了她宁静的世界里。
最后一缕夕阳余辉渐渐收敛起来,一切景物依稀若现。船缓缓地驶向对岸的安渡坊码头,橹声划破了悠长的天空。透过窗凝视着水面泛起的涟漪渐渐地向四周散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心底无端生出莫名的失落。江南深冬的夜,降临得特别早,灯光点亮了水乡的夜晚。乌镇的夜,更添了几许柔情、几许迷人的色彩。
我漫无目的地穿梭于乌镇西栅的小街窄巷中,倦意在这瞬荡然无存。
乌镇,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质朴无华、古色古韵。纵横交错、悠长曲折的河道两岸,时控的泛光照明,随着黑夜的降临,纷纷点亮,映照着深邃辽阔的夜空。沿着一块块厚重的石板台阶,拾级而上,站在憨直古老的石板桥中央,静静地聆听着河水千年不变的流淌。烦躁的心,在这刻仿佛得到了洗礼,蓦然间变得淡然恬静。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清一色两层楼高的乌檐黛瓦,落入水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摄人心魂的水乡卷画。
寒冬腊月,是乌镇最宁静的时刻。夜晚,游人渐渐散去的时候,把喧哗带走,留下了一份安然静谧。平时身居繁华闹市,人的心总是浮躁不安。水乡的夜,柔情似水、宁和安祥,即使是一个人,同样感受到这份温馨与浪漫。
一个人的行摄,注定了与孤独如影相随。苍凉的暮冬,彻骨的冰冷浸透全身的每一寸肌肤。干枯的残枝,孤影自怜于萧瑟的寒夜中,随风发出狰狞的声音。借着迷离暗淡的灯光,走进这些似乎没有尽头的深长窄巷,一片沉寂,让人不忍加快脚步,生怕打破了她的宁静。斑驳的墙面、朱门青砖,浸透了岁月侵蚀留下的痕迹,悠悠的古韵,触动着人心的思古情怀油然而生。
记不清迈过了多少座石板桥,走过了多少条深巷。一座座静卧河道两岸的古老小桥,结构简洁却饱经风霜,在孤独中增添了几分沧桑。平静的水面上倒影着一道美丽的拱弧,蜿蜒流淌而过的河水,仿似在诉说着千年古镇的清纯与从容。
偶尔,一艘带蓬的游船轻缓而过,水面浅起淡淡的波纹,倏尔悄然消逝。船桨起落的声音,在夜空中犹如一串跳跃的音符,如此的清晰悠远。桥上桥下皆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彼此相视一笑,然后渐渐消失于寒夜之中。
我久久伫立桥头,任由无边的思绪在黑夜中飘飞。我喜欢在这样的夜晚,与黑夜对话,没有任何的外界打扰,心如静水般的情怀,回顾往昔,细细思量、反省。平时有些放不下的东西,在这一刻得到了释然。那些所谓的红尘、所谓的繁华、所谓的落寞,只不过镜花水月,过眼云烟,一切如梦罢了。人生如此,又有何求?我心已淡然,无所谓生与死的决择。
依河而建的过街骑楼,与对岸的屋楼叠榭,在溶溶灯光映照下,倒影在水中,随着微澜摇曳。我尤喜乌镇在夜色中景物的倒影,在冬天,它给人以一种哀婉的凄美。月隐星暗,借着微弱昏黄的灯光,行走在古朴洁净的石板路上,突然生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在江南别处的古镇,恐怕难以找到如此幽静之地了。
已记不得有多少次到过江南,但写出关于江南的文字或游记,少得近乎于吝啬。当走过千山万水后,蓦然回眸那些所走过的地方,都只不过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停驻之地,离开了,并没有多少的留恋,即使若干年后,也许只能记得自己曾经到此一游。我从不会为离开一个地方而落泪!唯有江南,那种深深的眷恋无法用任何的语言可以表达。
不知谁家饭馆的香气,在夜幕中随着风儿由远而近肆意飘来。这才想起,自己甚至连午饭还没吃,一直奔波在路途中。在一家依河而筑的小餐馆,坐下。餐馆小而精致,只容几张小桌供餐。服务员笑意相迎,在寒冷的深冬里,犹如一股暖流走遍全身。一刻钟,服务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一盘依然是小青菜。边吃边聆听着窗外流淌不息的河水,还有那悠静如诗画般的夜景,白天浮燥的心在这刻变得如水般轻柔安然。
乌镇的夜,美得让人找不到任何借口去拒绝她诱人的夜景,即使你累了,倦了。我行走过众多的江南古镇,除了乌镇外,选择白天来,傍晚前离开,从不夜宿。
古镇与水是灵与魂的相融,水充满着柔情,生生不息的水脉永不干枯。乌镇的美,美在古朴原始、美在娴静不张扬、美在其千年沉积着的文化底蕴。
我生于水乡,长于水乡,对她自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愫。
夜已渐渐深,周围宁谧如斯。真的走累了、疲倦了,但收获了一份任何东西也没法取代的心境,还有那些珍贵的照片。
房间依水枕河,推窗凭栏,只剩下稀疏的灯光,所有的一切都沉浸在寂静的世界里。夜岚悠悠,清窗影淡,恬静优雅。美丽的水乡之夜,撩拨着人的心弦。一枕美梦入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