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岁儿童数学概念——“分类”系列】

(2012-04-08 15:13:33)
标签:

3-6岁儿童

数学概念

分类

分类: 幼儿数学教育
   这几天开始写3-6岁儿童数学概念,力求写得清晰、透彻、简明。这些内容杂糅了对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幼儿数学教育的经验总结、自己和一些老师讨论后的反思。欢迎交流、讨论,欢迎拍砖~~
~~~~~~~~~~~~~~~~~~~~~~~~~~~~~~~~~~~~~~~~~~~~~~~~~~~~~~~~~~~~~~~~~~~~~~~~~~~~~~~~~~~~~~~~~~~~~~~~~~
    分类活动的目的:能帮助孩子初步建立集合的概念,即同一类的物品属于一个集合,孩子在完成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既在使用、又在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集合概念是数概念形成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是一个集合。如1,代表所有数量为1的物体。

    3-6岁儿童分类概念的学习路径:求同(把一样的放在一起)-从一个角度分类(颜色、形状、大小、数量)-多角度分类-二次分类(也叫层级分类,如把大小、红蓝两色汽车,先按大小分类,然后按颜色分类)。
   
    求同是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接触的第一个数学概念。求同是指把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这里的共同属性应是孩子已经形成或马上就可以形成的。做完活动,应请孩子讨论物体的共同属性。用操作的方法求同、用语言表达求同是孩子学习数学语言、发展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过程。

    分类是指把物体分成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分类前幼儿需要通过大量感知活动(看、摸、摆弄等),积累有关物体属性的感性经验,如颜色、形状、大小、数量。在此基础上才能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从一个角度分类由易到难依次是:按颜色、形状、大小、功能、数量分类。

    多角度分类一般在中、大班进行。孩子具有类和类包含的概念才能完成该活动。下图中,孩子发现蓝色正方形包括大的蓝色正方形、小的蓝色正方形,此过程就运用了类包含概念。多角度分类由易到难的顺序:教师给出分类角度,孩子分类—>孩子自己发现材料中的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http://s16/bmiddle/72e194dbtbd25a41df8ef&690

    多角度分类的材料设计。中班材料不超过7个,大班不超过10个。设计到按大小分类时,大的和小的物体的区分要明显,不同物体的大的物体的尺寸要一致。如下图中,大正方形边长和大圆形直径同为2cm,小正方形边长和大圆形直径同为1cm。到大班,孩子分完后可请他们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并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