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让平,1968年出生,陕西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执法监察局副局长。

2016年4月,席让平受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指派,远离都市和家人,带领扶贫工作队入驻丰顺县,担任派驻拾荷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把“家”安在了小山村里。
派驻拾荷村三年时间里,他行程近1万公里,穿破了6双鞋子,足迹踏遍了拾荷村方圆20平方公里的山旮旯,多次走访全村贫困户,为106户334名贫困户建立起了“脱贫档案”,与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和队友们带领拾荷村“两委”班子成员,修葺乡村道路桥梁,整治山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弥补民生短板,规划村庄发展愿景,昔日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如今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
“交通闭塞、耕地撂荒、青壮年劳力短缺,工作生活条件窘迫,扶贫任务繁重,我和队友们来村之前就已经打好心理预防针。”今年51岁的席让平是来自陕西关中平原的西北汉子,同时也是一名军转干部,在驻疆部队服役十年期间曾多次立功获嘉奖,边陲军营生活锻造了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和坚毅品格。每每谈到三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在村民眼中,他总是带有一股“憨劲”。
刚到拾荷村,席让平便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家一户走访调查、询问核实贫困户情况。历时一个多月,他走遍了散居在方圆20平方公里范围内四个片区的每个贫困户家庭。经核查,最终确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贫困户的识别过程,也是相互认识和熟悉的过程,村民们清贫的生活条件和淳朴好客的性格,更坚定了我们做好工作的决心。”席让平说道。
“席书记跟大伙就像一家人,驻村3年,头发都花白了。”村民陈声石说。“头发白了可以染黑,村民脱贫了可不能返贫。”席让平笑着说。席让平和队友们根据贫困户情况因户施策,探讨脱贫的模式和路径,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十八渡、荷树墩5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黄栀子药材、番薯等作物;成立拾荷村农业互助合作社;引导66户贫困户集体入股广东蓝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山区“一村一品”产业新路子;利用坪坑生态园、陈氏祠堂古里等人文景观打造环北斗旅游景点,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截至2019年2月底,经广东省扶贫成效考核组认定,全村在册建档立卡帮扶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脱贫率达100%,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55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有力地助推了拾荷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