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院长席南华

标签:
文化 |
http://s11/mw690/0026qUWBty6JhiCelB0ba&690
席南华,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3年3月生于广东省英德,籍贯湖南祁东。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师范专科学校(现怀化学院)数学科,1985年、1988年先后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院长(任期5年)。
主要成果对仿射A型外尔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基环的猜想。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赫克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证明了特征p上的非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表示的性质与特征0的代数群的表示类似;清楚具体地实现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等。
对仿射A型外尔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基环的猜想。
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赫克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
证明了特征p上的非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表示的性质与特征0的代数群的表示类似;
清楚具体地实现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
与Chari合作构造了量子群的单项基,计算了某些典范基,给出了根向量之间的一个交换公式。
与Lusztig合作发现了典范左胞腔,与Tanisaki合作证明了仿射A型Hecke代数的一个代数滤过和一个几何滤过相同。
与Lusztig合作发现了仿射外尔群的每个双边胞腔含有唯一的典范左胞腔。
与谷崎合作证明了仿射A型赫克代数的一个代数滤过和一个几何滤过一致。
对单位根处的量子群和特征p的代数闭域上的代数群,清楚具体地实现不可约表示。
对量子群的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包括与Chari合作构造了量子群的单项基,计算了某些典范基,对根向量及其交换公式的研究等。
(与G. Lusztig合作) Canonical left cells in affine Weyl groups, Adv. in Math. 72 (1988), 284-288.
Finite dimensional modules of some quantum groups over Fp(v), J. Rein. Angew. Math. 410 (1990), 109-115.
The based ring of the lowest two-sided cell of an affine Weyl group, II, Ann. Sci. Éc. Norm. Sup. 27 (1994), 47-61.
Root vectors in quantum groups, Comm. Math. Helv. 69 (1994), 612-639.
REPRESENTATIONS OF AFFINE HECKE ALGEBRAS, 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 1587, Springer-Verlag,1994,Germany.
Irreducible modules of quantized enveloping algebras at roots of 1, Publ. RIMS. Kyoto Univ. 32 (1996), 235-276.
(与V. Chari合作) Monomial bases of quantized enveloping algebras, Contemp. Math. 248, AMS Providence , RI , 1999, 69-81.
THE BASED RING OF TWO-SIDED CELLS OF AFFINE WEYL GROUPS OF Ãn-1, Mem. of AMS, Vol. 157, No. 749,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2,USA
(与T. Tanisaki合作)Kazhdan-Lusztig basis and a geometric filtration of an affine Hecke algebra,Nagoya Math. J. 182 (2006), 285-311.
Representations of affine Hecke algebras and based rings of affine Weyl groups , J. Amer. Math. Soc. 20 (2007), 211-217.
席南华198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成为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同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1年在第二届世界华裔数学家大会上获晨兴数学奖(全球华人数学奖)银奖。
席南华所从事的代数群与量子群研究是当前数学中的一个焦点领域,汇聚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如美国科学院院士Kazhdan(Harvard大学),Lusztig(MIT)和Langlands(Princeton大学);Fields奖得主Deligne和Drinfeld;京都大学中岛(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人)等。在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席南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十分突出的研究结果。他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基环的猜想,成为国际上很多后续工作的基础之一,是对代数群理论的重要贡献。
此外,2007年席南华研究员的另一项工作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刊物《美国数学会杂志》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Volume 20, Number 1, 2007)。这是中国大陆学者首次独立在JAMS上发表论文。
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颁奖仪式在山东省威海市隆重举行,数学家席南华和段海豹获奖。
席南华的研究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1994年,他在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 ag)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长达137页的专著;2002年,他又在美国数学会出版了一本长达95页的专著。但从1990年到目前为止,他只发表了18篇论文。
治学上,精益求精。1994年,他在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长达137页的专著;2002年,他又在美国数学会出版了一本长达95页的专著。但从1990年到目前为止,他只发表了18篇论文。他有很好的数学品味,从不在乎发表SCI论文,他认为做了重要的工作才写论文。
从1994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席南华只申请了一笔经费,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万元的经费和科学院匹配的20万元,共50万元,以后就再没有写过申请书。妻子曾鼓励他申请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他说:“写这些东西太花时间了,不如将时间用在研究上。”他也从不主动申报奖项。
2002年初,科学院在北京中关村为科学家们兴建了一批条件较好的住宅小区,数学所有几个名额,席南华有资格申请,这里的房子对他来说条件实在是太方便了:第一,小区距他的办公室步行只需10多分钟,而他现在从住家到办公室乘车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第二,小孩即将上小学,小学与小区隔街相望,接送孩子非常方便。但他对妻子说:“我是所里最早有三居室住房的年轻人,所领导已经很照顾我了,现在还有不少研究员只有两居室的房子,我不能再申请了。” 他从不与别人比较,也从不抱怨。席南华说:“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求数学,现在有这么宽松的环境,我很满意了。”
一张堆满资料的书桌,一张电脑桌,一排书柜,几把椅子,这就是席南华的办公室,简单至极。朝南房间的冬日阳光带来温暖。席南华瘦削而高挑,些许白发,简洁的毛衣和休闲裤,一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异乡难得“家园感”
席南华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小就对数学情有独钟,继承了父亲有毅力、能吃苦和执著的品性,内敛的性格也是他从事研究不可多得的优势。高一提前参加高考只让他考上一个师范专科学校,而不是父亲意想中的中科大少年班。在一个乡村中学教了一年书后,席南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师从著名代数学家曹锡华。
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席南华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留所继续工作。这里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术环境,他如鱼得水。
因为出色的工作,席南华应邀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波恩马普数学所和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作研究。“在国外一流的学术机构作研究,对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开阔眼界很重要。作为一种经历,会有益于认识不同的文化和思考方式。”但他从未想过要留在国外长期工作。
“在国外生活,异乡很难提供‘家园感’,社会地位和当地人也有差别,对其主流文化的理解也不会很透彻。在我的故乡,人们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和人的尊严而辛勤工作,我想我的命运是和他们联系在一起的。”
经费够用就行
他认为科研经费够用就行了。从1994年到2005年的十余年间,他只申请了一笔科研经费,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其间没再写过其他基金申请书。他说:“写经费申请书,及随后的年度和结题报告太花时间了。为不是必需的经费花时间与精力,还会影响我的心境,进而给研究工作带来无形的干扰,最后得不偿失。”他也多次拒绝记者的采访,因为“没弄明白采访的意义是什么,且只会浪费时间”。数学对于他是“乐趣和爱好,很高兴还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
席南华为人低调、朴实,对物质上的要求不多。在数学所工作21年,他很少向单位提个人要求,从不为个人利益给单位添麻烦。
2005年,席南华因肺部严重感染和肺积水入院治疗,检查发现他有严重的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经过紧张救治和肝移植手术,席南华的健康状况渐渐恢复。与病魔的斗争和生死的考验并没有让他停止做数学的脚步。2007年他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美国数学会最好的杂志Jour.
但手术对健康还是很有影响,他感到易疲劳、需要多休息,服用抗排异药使他的免疫力较常人低。他现在常游泳和冥想,希望身体更健康。
席南华说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非常满意”,“能自由自在地作研究。从来不担心什么,有问题就去解决它,不能解决的,担心也没有用。当上了院士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我愿意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科研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学问和带学生,和这项荣誉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Highly
席南华的研究领域为代数群与量子群,是主流数学,竞争激烈。其工作跨学科、交叉性强、难度大,需要艰深的代数和几何知识。他对基本和重要的困难问题锲而不舍,与世界一流数学家竞争,成果突出。
他最为人称道的工作是对仿射A型外尔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基环的猜想,这项长达95页的工作被美国数学会以单行本形式发表。Lusztig是代数群与量子群的领军人物,
席南华另一项有影响的工作是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赫克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Kazhdan和Lusztig解决了部分问题。Ginzburg,现芝加哥大学教授,做错了;Grojnowski,现剑桥大学教授,宣布解决了问题,但至今未见证明。这两位教授都作过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席南华的工作说明了什么时候猜想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从而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被德国Springer-Verlag以专著形式发表(137页),另一部分发表于Jour.
他的专著和论文引起同行的很大兴趣,不仅代数学家Lusztig、Ariki、Lehrer、Parshall、Scott等引用,还有几何学家如Baum等引用。国际上多人如Bremke、Guilhot、陈宇等研究了专著提出的问题。专著中的一个原始想法被Miemietz等人利用。Aubert等人最近的论文把专著中的一些结果用于研究一些几何结构。这些事实可以反映席南华此项工作的高水平和影响之广泛。
此外,他与Lusztig合作发现了仿射外尔群的每个双边胞腔含有唯一的典范左胞腔。这项工作在代数群、李代数、量子群、李群等不同的方向均有深刻的应用。如Lusztig关于其基环的猜想和Bezrukavnikov对此猜想的证明,Humphreys把它与李代数的表示联系起来,Ostrik等人把它用于研究量子群的倾斜模范畴等等。文中一个结果被Matsumoto称为“深刻”并用于其研究李群的论文中。
席南华还对量子群的基和表示有深入、系统的研究。量子群是重要的研究对象,Drinfeld主要因为引进量子群获Fields奖。席南华在量子群上的工作为他人的一些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启示和技术上的帮助,
与他合作过的数学家均是著名数学家,有G.
力量仍在积蓄
痴迷数学,对数学问题有自己的品味,从不在乎外部环境影响的席南华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称为“新时代陈景润式的数学家”。席南华认为这个评价不一定十分恰当:“共同点是都热爱数学。两人的时代不一样,其他方面可能难比较。陈景润是一个光辉的数学家,我应该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学家。”
对未来,席南华充满期待:“自己感到力量仍在积蓄,可以做出更好的工作!”
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席南华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感谢:“她就像一位天仙来到人间,成就了我这个凡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