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香港全能歌后席静婷

标签:
文化 |
http://s12/mw690/0026qUWBty6JeiFpNX59b&690
静婷(1934年-),原名郭大妹,生于中国四川,1949年随家人到香港,因家庭经济拮据,1951年17岁时就出来在夜总会唱歌,为了隐蔽身份,改用母亲的“席”姓,取名静婷。后为电影插曲做和声伴唱,因演唱优美,1957年后担任电影幕后代唱。1959年在电影《江山美人》里与江宏用黄梅调对唱的插曲《戏凤》及《扮皇帝》风靡一时。1963年静婷在幕后为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乐蒂的代唱,大获成功。2007年举办静听静婷50年演唱会,2009年举办最激静婷演唱会等。
静婷投身电影歌曲演唱是在1957年,在《黄花闺女》一片为于素秋代唱插曲《春五娘》,又於《小野猫》一片为女主角丁莹代唱《摇船曲》等,为李翰祥导演赏识,进而邀约她参加香港创作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的摄制工作,为女主角林黛代唱。在1959年,因为幕后代唱林黛的电影《江山美人》歌曲,成功开始了黄梅调流行歌曲的潮流而开始著名与电影和歌坛界。《江山美人》插歌之一《戏凤》与《扮皇帝》至今仍然是东南亚非常流行的歌曲。邵氏电影为了避免静婷到其敌对公司电懋电影幕后代唱,也因此与静婷特别签约,使静婷成为邵氏电影主要的歌唱歌星,也是电影公司唯一签约固定御用的歌星。
1963年静婷幕后代唱乐蒂在李翰祥电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静婷的歌声与乐蒂的演技天衣无缝的合作,令人留下深刻影响。静婷也因此与凌波带动了黄梅调之潮流的高峰期。这部电影在2006年被选为中国电影一百来最佳的电影之一。静婷当年的酬劳也远胜电影最红的明星,例如她唱两首歌等于亚洲影后凌波一个月的薪金。在百代唱片中文歌曲全盛时期,静婷也被称为“香港首席歌后”,居众著名歌星之首,当时百代旗下有潘秀琼、崔萍、刘韵、蓓蕾,顾媚、方逸华、潘迪华等人。
静婷在1972年电影盛行武打片後,退出歌坛到美国照顾其独生女儿,在1980年代复出歌坛灌录了永恒唱歌公司之三张唱片,而销售非常盛行,获得金唱片奖。1990年再次灌录二张唱片。至今还有做娱乐性的演唱。如1997年百代唱片百年诞辰之际的金光灿烂耀舞台演唱会(和刘韵、崔萍、吴莺音一起),以及1998年金光灿烂再耀舞台演唱会(和刘韵、蓓蕾、吴莺音一起),2005年张伟文唱好自己演唱会(做嘉宾),2007年静听静婷50年演唱会,2009年最激静婷演唱会等。
静婷不是一个歌唱者而已,而是一个真正的音乐艺术家。一般的人对唱歌来说,只要把音调唱好就对了。静婷却是把作词家、作曲家创造的艺术境界演译出来。她把整个情感都投入每一个音符中,把每一个音符谱出生命来;而每一个字句都有独特的演译法。
静婷的歌不只限黄梅调、山歌、艺术歌曲,还有时代曲、小调、无论南腔北调,她的歌声都能把时代、背景、情剧交待好。静婷的歌声会绘出歌曲中的女性来。在《我的心里没有他》,操著西洋口味的音调,充满调情的情趣,彷佛一位年轻貌美西洋化女郎在假情假意的讨好情人般。在《会情郎》中,就像一位初怀春的村姑娘,羞答答的去会见情郎。《希望在明天》中,操著东洋口味,有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热情奋发的现代女性。《冷月孤影》里,一位现代化女郎怀著失恋的寒意,无奈孤独的对冷月散发失恋情感。《不要抛弃我》的她,就如当代的摩登女郎,敢怒敢爱很直率的把心酸抛出来谈。在《吹玉箫》中,化成一位含情默默的古代闺女,偷偷的对玉箫述说衷情。虽然这些不是电影的插曲,可是静婷的富有想像力歌声就会把我们带到这些戏剧性的情节里。她就像音乐界的魔术师舨,变化无穷;每一首歌都能引发我们的想像力或幻想力。没有受过声乐基础训练的静婷,可以用尽口腔、声带、舌头压音和腹部所有部份发出不同的音调
静婷是许多著名歌曲的原唱者,她所唱的歌曲之多也冠中国歌唱界的记录,她至今一共唱过近万首歌,根据最新的记录,单单在1963年至1966年3年而已,静婷已经灌录了7百多首的歌曲。她的一些名曲为《戏凤》、《扮皇帝》、《毋忘我》、《我的心里没有他》、《寂寞》、《红与蓝》、《明日之歌》、《痴痴的等》、《花田错》、《温柔乡》、《多情河》、《青山对我笑》、《豆腐西施》、《昨天》、《痴情泪》、《夜香港》等等经典名曲.
在中国歌坛历史上静婷创下了不朽的记录,她是最多样化和最多产者,灌录时间最短而且素质都保持高水平。在电影史上,她创造了与黄梅戏不同的“黄梅调电影”的风格唱法;幕后代唱次数最广和最多次数者,和代替最多明星唱歌。她的第一次灌录歌曲和唯一的广东歌,最近被选为香港五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广东歌,更是另一奇迹。
席靜婷可稱為60年代香港的全能歌後。
“不知道是早晨﹐不知道是黃昏﹐看不見天上的月﹐見不到街邊的燈﹐黑漆漆﹐陰沉沉﹐你讓我在這裡﹐痴痴地等……”
喜歡聽華語老歌的人﹐只要聽到這道歌的前秦音樂﹐一定會猜出﹐這是電影《藍與黑》的插曲《痴痴地等》。
30多年前﹐作家王藍的抗日小說《藍與黑》﹐被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搬上銀幕﹐由當紅的林黛﹑關山分飾劇中的男女主角。《藍與黑》不但獲得第13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在各地的票房也頻頻告捷。片中的插曲《痴痴地等》更是風靡一時。當時連大陸廣州一帶﹐也流行唱《痴痴地等》﹐其情況有點類似中日抗戰時﹐老百姓以《不變的心》這首歌曲﹐等待國民政府回來。
《痴痴地等》由王福齡譜曲﹐導演陶秦親自填詞﹐全能歌手席靜婷演唱。儘管歲月流逝﹐物換星移﹐如今聽來﹐依舊令人蕩氣迴腸。
席靜婷祖籍四川﹐本名郭大株﹐出生官宦之家﹐幼時常有機會從留聲機和收音機裡聽到歌曲演唱﹐兄弟姐妹游戲時﹐也愛唱歌﹐甚至彼此和音﹐這對她日後加入和音工作很有幫助。但是家裡對音樂和藝術都不鼓勵﹐自然不希望子女朝這方面發展。當時席靜婷對藝術歌曲相當嚮往﹐對有著濃厚藝術氣息的歌曲更是著迷﹐但誰也沒有想到爾後她會在流行歌曲闖出一片天地。
1949年﹐席靜婷移居香港。為了適應新環境﹐同時也一償從事歌唱事業的心願﹐她于53年加入歌唱界﹐開始在夜總會演唱。當年上海的大歌星如姚莉﹑張露﹑李香蘭﹑吳鶯音等都來港發展﹐因此沒有人特別留意席靜婷﹐她灌錄的第一張唱片《未了情》﹐也沒有得到太大的掌聲。有好長一段時間﹐她都是替大牌歌手做和音工作。
57年﹐李翰祥導演拍攝《黃花閨女》﹐找席靜婷擔任幕后代唱﹐代唱的還不是女主角林黛﹐而是配角于素秋。李翰祥聽了歌曲後﹐對席靜婷寬廣婉轉的聲音留下深刻的印象。58年李翰祥拍攝黃梅調電影《貂蟬》和《王昭君》﹐就啟用席靜婷為林黛幕后代唱。這兩部電影的歌曲都不算精彩﹐唯一可取的就是席靜婷的唱腔能夠隨著劇中人物的轉折適時呈現。李翰祥事後﹐再三誇獎席的唱功了得。
58年﹐李翰祥再導黃梅調電影《江山美人》﹐仍找席靜婷代唱﹐結果電影大賣其錢﹐片中的插曲也大受歡迎﹐席靜婷在華語歌壇才算站穩腳步﹐接著她又替林黛的《燕子盜》﹐代唱《待嫁女兒心》﹐樂蒂主演的《花田錯》﹐主題曲也是由席靜婷代唱﹐同樣受到歌迷喜愛。
之後﹐她開始大量為電影做幕后代唱﹐細數經她代唱的女明星包括﹕李麗華﹑林黛﹑樂蒂﹑尤敏﹑葉楓﹑凌波﹑何莉莉﹑張仲文﹑李菁﹑陳曼玲等﹐舉凡60年代香港著名的女星﹐她們在銀幕上所唱的歌﹐絕大部份是出自席靜婷的口﹐稱席靜婷是中外歌手代唱歌曲第一人﹐真是再恰當不過。但是﹐真正將她的歌唱事業推向高峰﹐是為樂蒂﹑凌波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為樂蒂代唱祝英臺。席靜婷的名字自此與黃梅調畫上等號。當時邵氏公司還以重金網羅席靜婷﹐專為邵氏的影片做幕后代唱。
事實上﹐席靜婷是一位多方面的歌手﹐她杯只黃梅調唱得好﹐舉凡時代歌﹑山歌﹑小調﹑藝術歌曲﹑紹興戲﹐她沒有一項不專長﹐歌迷如果不健忘的話﹐當還記得她在電影《何日君再來》﹐為胡燕妮代唱動感十足的《搖搖搖》及藝術歌《玫瑰三願》﹕在《明日之歌》為凌波代唱哀怨卻滿懷希望的主題曲﹔在《山歌戀》及《山歌姻緣》分別為葉楓﹑杜娟代唱山歌﹐聲音之悅耳嘹亮﹑歌路之寬廣﹐歌壇難找第二位。
1971年﹐邵氏製片方針朝刀劍武俠發展﹐歌唱片束之高閣﹐席靜婷因此一度息歌﹐回家照顧她唯一的女兒。直到1978年﹐才在永和中信歌廳的邀請下﹐回國演唱﹐重披歌衫。近幾年﹐席靜婷已60出頭﹐歌聲卻依然動人﹐受邀到各地演唱﹐尤其常受美國﹑新加坡的華僑邀請登臺﹐前幾年﹐她還曾多次與凌波搭檔﹐來臺演唱老觀眾最難忘的《梁祝》﹐也依然受到歌迷的熱烈支持。
歌唱多年﹐席靜婷看遍藝人大紫大紅後﹐又被觀眾遺棄的悽涼場面﹐不少經她代唱過的當紅藝人﹐像林黛﹑樂蒂﹑杜娟﹐都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影後李菁失意的消息﹐席靜婷也時有耳聞﹐前幾年﹐她慫恿凌波希望能找到李菁﹐由她們倆搭配演唱“梁祝”﹐一定叫座。凌波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但是她們花了許多時間打聽﹐始終沒有對方的消息。
席靜婷表示﹐曾經﹐她也不能忍受被歲月遺忘的苦悶﹐後來慢慢想通了﹐也就不再煩惱。她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人間多少事﹐不值青山一笑看”。人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的﹐如果藝人不學會以開闊的胸襟﹐去面對殘酷的現實﹐會覺得日子很難過的。
目前定居香港的席靜婷﹐有一個女兒在台灣工作﹐因此她時常臺港兩頭跑。平時沒事﹐她喜歡約幾個老朋友﹐像當年也曾紅極一時的抒情歌後崔萍﹑小調歌後劉韻一起喝下午茶﹐大家說說聊聊﹐日子過得也相當愜意。另外﹐到外地演唱﹐也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席靜婷透露﹐只要有人邀請﹐時間又能配合﹐再遠她都會趕去﹐“唱了這麼多年﹐就屬現在唱得最輕鬆﹐沒有任何壓力﹐完全是為了興趣而唱。”
(摘錄自《光華》1996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