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国家癌症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席思川博士

(2014-04-22 10:17:30)
标签:

文化

http://s12/mw690/0026qUWBgy6IiCad1zB9b&690

席思川,1990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并考取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 2000年获香港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以副研究员的身份到美国匹斯堡大学从事癌症学术研究工作。

现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国家癌症研究所资深科学家,主要从事肺癌发病机理研究,在Cancer Cell等癌症研究权威期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指导相关国际级课题10余项,获FARE研究奖、NCI/NIH访问学者奖等各种荣誉13项。

 

2006 年 7 月,徐州医学院徐永平院长来滨州医学院介绍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他说,在 16 年前,就通过在同济医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滨医一名优秀毕业生了解了滨医,了解了滨医的学风和质量,这名学生就是席思川。如今,席思川已成为在国际顶尖研究机构进行前沿研究的年轻科学家,通过席思川“川流不息”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学者的成长足迹,看到他的远大抱负和对科学的热情追求,感受到他对祖国、对母校的一颗赤子之心。当席思川经历了在科学世界的不懈探索,当他经过了不同的社会与教育背景之后,他对母校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也更深切,他说,滨医是“心中的圣地、永远的丰碑”,我们通过席思川感情饱满、文思泉涌的学术随笔,能感受到他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已升华为对祖国发展、科学进步、人民幸福由衷赞美和热切期盼的蓬勃浩瀚之情,席思川“川流不息”的征程启示我们,祖国、人民、科学才是每一个有志气的滨医人心中的百川所归的大海。

1985 年是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我生命中职业生涯的开始。因为这一年我被滨州医学院医学二系录取,成为一名临床医学生,一名能够从事人类最为崇高与神圣的职业,成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战士。不仅如此,我因从小罹患小儿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肌肉萎缩,行动不便,从而几乎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然渴望进取、盼望机会、追求平等与尊严的努力,终于在我忍受三次高考以高分过线而不得录取机会后,被滨州医学院,这座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创新魄力,最能敢为天下先的医学殿堂的精英所接受。终于,这一年,也就是再一次以高考成绩超过当时录取分数线 100 多分的实力,来到了滨医 85 二系。身在医学的殿堂,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的珍惜,对生逢盛世的感慨,我同大多数同学们一样,认真努力的学习与实习,准备做一名合格且有所成就的医疗工作者。五年的刻苦学习,积极的表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领导、老师、同学们的肯定,得到了国家教委、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的多次表彰与奖励。

出国潮

1990 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同济医科大学呼吸病理学研究生。在著名呼吸病理学专家车东媛教授的指导下,主攻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方面基础研究。因为该项目为当时国家攻关课题,关系到全国城乡居民呼吸保健与治疗的大计。在完成了我的硕士论文并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后,我毕业进入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医院——这所全国唯一的一流心血管研究所从事心肺血管病理的科研工作,参加了中国心肺血管病变的全国协作攻关计划,学有所用,我十分欣然的沉浸在这个我十分喜欢与投入的科研工作的氛围中。在此期间,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的青年学子,以及出国访问的科技工作者的学成回国,眼见他们带来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知识、实验技术及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他们亲身体验了世界一流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及学术大师的直接教诲。我也开始考虑去国外短期访问学习,见识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与进展向。

香港大学——国家学术交流的开始

1996 年,香港大学生理系主任彭树勋教授对我在国内所做的研究论文及学术探索产生了浓厚兴趣,盛情邀请我去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我成功申请到了香港大学博士奖学金交流资助,一并开始了我攻读以肿瘤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为课题的博士生活。香港三年多的时间内,我除了继续加强与构建香港大学与内地心肺血管的合作与交流计划外,完成了心肌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及心肌细胞生理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并进一步将神经内分泌受体的表达与调控扩展到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与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上来。总共完成了 5 篇学术论文,并在这期间相继发表在各种广为认可的国际学术期刊上。 2000 年,我提前取得了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一并得到的还有香港大学授予的杰出博士生学术研究奖。同时与香港大学的学术合作研究的交流机制得到了正式建立并正式运作起来。

飞越太平洋

2000 年底,我以副研究员的身份来到美国匹斯堡大学从事癌症学术研究。选择匹斯堡大学作为我美国学术交流的起点其实是做过一番认真思考的。对我来说,我对匹斯堡大学医学院怀着无限敬佩的心理的,因为正是这所朴实无华、不事张扬的高等研究型学府,培育了举世闻名的免疫学家 Salk 教授,正是 Salk 教授在 50 年代首先研究并获得小儿脊髓灰质炎疫苗,从此这个世界上与我一样遭受小儿麻痹之患的儿童越来越少,以至于在 50 年后的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几乎到了宣布全世界消灭这一病毒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受到他的伟大发明之利,但我的千千万万的同胞们,我的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们无一不是受到了这一发明的保护而免受其害的。另外,匹斯堡大学的重实际、严要求的学术风气,也使我常记起我的母校——滨州医学院的扎实与严谨的教学特点。

在这座有 2502 年历史的学术殿堂内,给我提供了更大更广更新的学术交流层次。我所有的工作渴望与热情得到了空前的爆发。这较之过去来讲,那无与伦比的工作条件与科研经费,使我感到了机会和进步的可能性,尽可能多的将自己年轻与好学的优势化为现实的成果。 4 年以后,我完成了 16 篇优秀学术论文,全部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杂志上。辛勤的劳动与汗水患来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论文的发表速度、发表数量、发表杂志的质量是有目共睹的,这在美国的各方面同仁眼中有的难以置信,但当他们随手打开计算机论文检索服务系统便很快得到了准确迅速的证实。这样的结果只能以自己的巨大的付出与努力去交换,我每当审视自己的过去总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没有当年滨医给予我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当年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提升,我便没有今日前进的基础与方向,亦没有向社会贡献的能力,更没有今天我的战场——癌症研究。

新的期盼

自从 2005 年 6 月,我来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发病机理中的一环:基因调控与表达的关系,进而更深入的进行后基因调控功能的研究。这方面的进展将使人类对癌症的成因,乃至生物发育成长的基因功能及协调关系起到大幅的提升。人类的未来将更加受惠于发育基因方面的广泛探索。我所在的 NIH/NCI 是美国最为先进与最高等级的政府资助机构,良好的工作、学术环境与设备,使我产生了尽快与国内有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与机制,从而将这里的学术气氛与动态迅速传到国内,从而使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方面能够有一个更有效的发展交流机会。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更加明显的体现在科技能力的竞争层面上。既然是竞争,就是动态的,就是相对的,就会有人后来居上,就要有交流,就需要学习,就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美国的进步与发达是他们过去努力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吸引全球知识精英的政策造就的。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好又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伟大机遇。各方面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海外留学的中华子孙,都在热切盼望着中华的腾飞与进步,更渴望着更多回国效力的途径与机会。

我只是海外留学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学者,所做的努力与成绩同样也是沧海一粟,无可过誉。今天,应笔向国内母校汇报自己在美 5 年多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只是感觉得到:如果我能从事科研工作 15 年,发表 50 多篇国际学术论文,并能合作出版文著,同时能够代表一个中国特殊教育群体中不畏艰难、勇于进取、不畏自己的身体障碍所遏止的形象,深感自己责任与义务深重,时刻都身怀奋斗进取的强烈意愿。十分希望以后的工作与努力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希望尽快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回馈社会、回报母校。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他都会以自己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祖国而自豪。一个人无论他取得了什么成绩,他都是祖国给与他知识与技能启蒙教育和各种机会。

“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家的”。身在海外的我将始终牢记这句话,时刻准备着为国效力!

席思川于华盛顿

2006 年 9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