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泉州游——D2南少林寺、清源山、海外交通博物馆

分类: 旅游 |
5月2日 晴天
今天的行程上午先去酒店对面南少林寺,接着游览南少林寺背后的清源山,下午逛海外交通博物馆,如还有时间就是泉州非遗馆体验,这个非遗馆是泉州当地人推荐的。
昨晚在宾馆床上捋今天行程时,刷到官微介绍清源山晚上17:00后免费进入,白天去需收70块钱/人的门票。清源山除了有出现在新闻广播播报泉州天气配图上的老子像外,攻略推荐可以在山上泡一壶红茶或岩茶边喝茶边赏景。因为这个缘故,LG考虑再三担心17:00上山后商店关门没有茶水供应了,还是决定白天爬上。
一早起床在酒店大堂里用完早餐后,步行去南少林寺。
如今的南少林寺几乎全部是后来重建,但南拳北腿在武林世界里享有崇高的地位,无法舍弃这个景点。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
映入眼帘的是山门。


进入山门后就能看到这块南少林寺遗址。南少林寺遗址在闽南地区就有三处,泉州的南少林寺就是其中之一。
沿着石碑旁的小道拾阶而上,茂密的树木挡去了一丝暑意,环境清幽。但因此我们也错过了南少林寺的大门。

小道的尽头为讲武堂,是僧人习武的场所。

从讲武堂继续往上爬,就是天王殿。和大多数禅寺一样,天王殿内的供奉的是大肚子弥勒佛,守护两旁的是四大天王,天王殿两边为钟鼓之楼。

天王殿的背面。
沿着两边的东西回廊往上,走到观音殿的平台上,往回看刚刚的大雄宝殿。

观音阁三层楼高约22米,阁内供奉的“荷瓶观音”圣象,是全国最大红木雕观音圣像,采用两块非洲菠萝格红木材料雕成。荷花观音脚踩荷花,手持摩瓶。可惜里面有位耿直的和尚看管,完全不让游客拍照,也不知道为啥不可以拍照。


观音阁再往上一个平台,只有两个侧殿,分别是:普贤阁和文殊阁。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是佛祖如来的左、右胁侍。
普贤阁门口的青铜制狮子烛台很有设计感,LG已经爬上后面的石街了,我看着这依山而建的建筑漂亮到处拍照,儿子索性坐在台阶上等我,我把儿子也作为风景拍进照片里。
通往最后一进的藏经阁石阶碑设计成“之”字形,满眼的绿植早已布满了阶梯,看上去优美惬意。
从矮墙一次只能窥探到藏经阁的一角。
从藏经阁前的泥土路上看另外一边向上的连廊。

山坡上三角梅开到荼蘼,盛装打扮的小姐姐摆着各种姿态拍照,惹来行人驻足观赏。
LG开始碎碎念,为啥这里的三角梅开得如此热烈,我们家里盆栽的,只长叶子不开花。我安慰LG说,三角梅毕竟是南方的植物,在上海天气太冷无法适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花草。人到中年,LG在家里开始摆弄花花草草起来。

一路上到处是三角梅,不同颜色的,一样开得茂盛。


天龙阁一看就是很有年头了,木头非常的古朴。前方大圆石堆叠的池塘。
池塘前设梅花桩,不少大人和小朋友正在上面攀爬。儿子跃跃一试,先上了一个矮木桩,感觉到两个木桩之间的跨度有些大了,不敢站直,更加不敢往前跨步。即使我牵着他的手,他也不敢往前跨,想要下来。老公逼他往前走,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得牵着我们的手,走到了最高的木桩。半蹲着直呼着要半途跳下来,但太高又不太敢往下跳。LG和我都不去帮忙,他也不哭不闹,只是在上面反复的说要下来要下来。我们靠上前去发现他的两条脚在不受控制得抖动,嘲笑他,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得笑起来。儿子挺能忍耐的,即使内心害怕的要命,也不会大声哭闹来解决,自己忍着不吱声。最后还是LG把儿子抱下来。
五一期间在南少林寺举办了武术的表演,前两天在官微上也看到推荐了。11:00正好有一场表演,随着人流就来到了这里。竟然需要200元/人的门票,我看到大部分游客都来到门口了不假思索得就付钱进入了,我嫌贵没去。想不通全国人民的消费水平都是这么高的么,200元的表演门票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付款了?
闽南文化挺崇尚财神,到处都能看到关公爷。

这条街上虽然游客很少,但路边商铺都布置得个性十足。
在这里偶一只半个手臂般长的鹦鹉,这只鹦鹉很会学人说话,我对它说你好,它必定会回你一句你好。我反复说了好几次,鹦鹉每次不拉都回应了我。我觉得有趣极了哈哈大笑,这只鹦鹉竟然跟着我的笑声也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笑声惟妙惟肖,把一旁的儿子听乐了。回家后儿子就说想买鸟,大概是受到了这只笑声爽朗的鹦鹉的影响。

辛亏儿子这次出行带上了电扇,没有带他最喜欢的那个风扇,特意带了这个风力大的,一路走一路拿在手里吹风。

出门打车去清源山。

进入清源山走了不长的山路,就看到了这座宋代的老子石像。



半途路过观景平台,可以看到泉州部分城市景象和西湖风貌,但周围被树上遮挡了些,视线不算开阔。加上接着观景平台的仍然是上坡石阶。我们以为继续往上走可以去到更高的平台看到更广阔景观,于时稍作休息,匆忙拍照后继续往上赶路。没想到网上走了不到百米就就下坡路,没有任何的观景平台。

弘一法师盘腿端坐在一块光秃秃的石块,目光炯炯有神地眺望着前方的泉州城。

坐像旁边就是弘一法师的墓地。

墓地对面的石头上留下了弘一法师生前最后的墨宝“悲欣交集”,字写得修长而有力。

今天气温已经突破30度了,我们爬山爬得兴致不高。清源山有好几条线路参观线路可以去不同的山头游览,但我们决定还是下山了。
下山时看到一群人正对着块一块巨大的石头拍照,原来是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的“第一山”。这三个字昨天在开元寺就看过后人临摹米芾写的、调整顺序后的“万山第一”。






千手岩因寺内有千手千眼观音大士塑像而得名。


昨天在泉州古城内的开元寺和南禅寺,老公都让我和墙壁上的“佛“字拍照,可是拍照的小姐姐太多需要排队,我就放弃了。这里没人拍照,于是效仿着小姐姐们的标准姿势,双手合战拍一张游客照吧。

一路从清源山逛下来,几乎没有商铺营业,还有有些冷清的。花了近200元的门票依然没有喝到当地的土茶,早知道还不如晚上来呢。
下午14:00,从清源山打车来到了泉州交通博物馆,这也是泉州当地特色的的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作为海上丝绸的起点,这里发达的船舶业和南来北往的各地船舶,在别处是看不到的。
正好下午14:30有一场公益的讲解,我们就跟着导游一路听讲一路参观。非常幸运遇到的这位导游讲解得生动有趣,对于馆内收藏的宝贝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一楼展厅主要展览泉州古城的历史和文物,我听得津津有味。开始我们一起跟着导游,不知道什么时候LG离开了。中途儿子想要去上厕所,我呼唤老公带去后就没再回来,两人在博物馆里的咖啡厅里坐着休息。我全程听完讲解花了近两个小时,但受益匪浅,比起自己盲目的参观,要更加具体全面的了解泉州历史文化的变迁。


一家人会合后一起参观二楼的帆船馆,这里收藏了各个朝代的各国各地的帆船。儿子对这个展馆兴趣,拉着我反复观摩战舰、帆船间的不同,还主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帆船,一般情况下二子不大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每次我问他最喜欢哪个,他都回答差不多或都喜欢。


逛博物馆已经17:00点了,原本还有一个犹豫不决的行程安排是远在10公里之外的洛阳桥,此桥和去年十一在潮州游览的湘子桥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古桥。由于10公里外附近没有游玩和吃饭的地方,老公觉得兴趣大,于是我们就放弃了这个景点。
今天一天只吃了一顿早中午饭,大家都饿了,老公要吃一顿大海鲜,在大众点评上找了家评价不错的餐厅。这家餐厅有海鲜排档供食客自行挑选海鲜,老公点了两只大号带黄的皮皮虾,699元/斤,另外配了花蟹、明虾、鱿鱼、猪肚老鸭汤和小黄瓜炒金银花。


皮皮虾上桌时,儿子小声嘀咕,为啥只点了两个?让服务员把每只皮皮虾切三段,每人两段,儿子吃完两段捧着圆滚滚的肚子喊饱了。

吃完晚饭晚上20:00点,去附近的万达广场商圈溜达。刚刚打车去餐厅时出租车司机说泉州是一个不夜城,夜生活热闹,从古到今应该一贯如此。万达商圈除了中央商场外周围一圈沿街的小商铺,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但出租车司机说的另一个观点未免有些班门弄斧了,他说泉州生活节奏特别快,那欢迎他来魔都上海生活。
万达广场旁边是茶叶城,我们先是去了一家沿街的商铺,老板推荐他家的茶叶只说使用新制作工艺,话说到一半就打住了,我好奇就打破砂锅问到底,到底好在哪里?老板说新工艺可以长期让茶叶保鲜,不需要放到冰箱里。我们才恍然大悟,难怪以前铁观音刚买回来喝时觉得非常鲜,但放久了再泡没觉得特别鲜,还以为是喝惯了的关系。
老公不甘心说去茶叶城逛逛,茶叶城几乎全都打烊了,就一两家零星的商铺还开着灯在营业。我们随机进了一家,老板娘在,我们东张西望得看,老板娘请我们坐在茶桌前尝尝看。塔从一旁的冰柜里拿出一袋200元左右的铁观音,泡水泡开,我觉得有些淡,老板娘又拿了一款500元的铁观音,口味稍比刚刚的浓郁些,但我吃起来总觉得寡淡,可能是因为平时在家里泡茶,一是煮开泡的关系,二是泡完后等冷却再喝上时间久自行发酵了,所以更显得苦涩。老板娘介绍说他们在安溪有一个山头,自己种植采摘烘焙,他们的茶叶久泡不会显深色,一直是白水的状态。接着她又给我们喝了红茶和岩茶,儿子喜欢红茶,口感醇厚些。给我们喝了6-7道水,这道茶叶就算泡完了,老板娘就把茶叶倒了。最终我们买了半斤铁观音回去。
如果下次再来泉州,推荐住在万达广场附近,这里离泉州古城南边非常近,可以步行抵达。而且商业热闹,晚上也不会无所事事,夜宵烧烤或者随便逛逛走走都不错。
